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单元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9:38: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平移与平行》问题导读-评价单

四年级数学组 设计人:※※※ 审核人:※※※ 班级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平行线的由来。

【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关键问题】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学法提示】

运用“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进行结构化预习,独立完成《预习导读评价单》。

【预习评价】

一.自读课本第20-21页

2、你认为平行线有什么特点? 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一组平行线吗?( )

3、你还能用其它方法得到平行线吗?试一试用一张纸折出或画出一组平行线。

【我的问题】

我的疑问1、 我的疑问2、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学术助理 47

《平移与平行》问题解决-评价单

四年级数学组 设计人:※※※ 审核人:※※※

班级组名 姓名 时间: 年 月 日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1、

(1) (2) (3) (4) 平行的有( ),不平行的有( )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

4、判断

(1)数学书封面的任意两条边都平行。 ( )

(2)可以把课桌面的上面一条边与下面一条边看成是互相平行的。( ) (3)不相交的两条线就是平行线。 ( )

(4)平行四边行的四条边是两组平行线。 ( )

5、思考第21页第3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学术助理

48

上课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题 《旋转与角》 导学教师 课时数 1课时 课型 问题解决课 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重点 难点 关键 问题 学习 方法 学习 准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1、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2、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有用。 2、自主探究学习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考方法,鼓励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合作讨论学习法:学生课前利用结构化预习方法进行充分预习,生成重点和关键问题,为课堂中的探究讨论打下了基础,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再适当点拨归纳。 4、展示学习法:通过在组内、全班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过程,形成多元对话。 教师准备:1、《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 2、设计学习方案 学生准备:1、利用结构预习六字诀进行预习 2、与老师共同完成、评价《问题导读——评价单》 49

学习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 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 创设情境 问题呈现 1-3 分钟 1、转一转,说一说 问题呈现(1)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提前一分。 我们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天发单子,(2)学生完成) 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这句话对吗?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1、学生回顾交流后汇报。 2、明确本节课的目的,做好学习准备。 二. 5-8 自主学习 分钟 合作讨论 创设讨论学习情境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三. 15-20 创设自主展示交流 分钟 预习情境 规范评价 4、学科长组织组内交流,并向全班展示汇报。 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四. 5-12 问题训练 分钟 评价指导 创设问题生成情境 根据课后“练一练”第1、2题,教师逐组检查、指导。 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1-3 归纳总结 分钟 提升意义 创设总结情境 1、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一共有几个? 2.教师补充。 1、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2、分组交流学习体会与思考。 50

搜索更多关于: 2单元 - 图文 的文档
2单元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9f89wtx19jajr88ky455t2h95x5500w77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