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如何有效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中国广大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本文通过回顾与梳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历来为管理学领域的一大热点。介绍、研究并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模式,并结合我国相关研究成果,显得尤为急迫和关键。
1. 人力资源概念及战略的提出
德鲁克在书中引入了“人力资源”(HR)这一概念,以此来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提出“人是企业中任何其他资源所没有的具有“特殊能力”资源”。这里的特殊能力指员工的“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以及想象力。但是,在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HR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其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人们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因此,HRM理论开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流传,得到较大的发展。学者怀特巴克在《人力资源功能》中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将其作为管理的一般职能来进行讨论。战略型HRM则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项战略职能,以此探索HRM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如Lengnick Hall主要研究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针对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Schuler, R. S.等提出与之相联系的HRM战略,指出不同的竞争战略需要不同的HRM政策组合。Delery, J. E.和 Doty, D. H的战略型HRM则认为一些HRM工作具有战略性,如员工参与和工作描述、正规培训系统、内部职业机会、利润共享、雇佣保证等。米切尔谢帕科通过研究指出,提高绩效是企业环境、战略与HRM实践和HRM支持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结果。Fulmer则认为有效的HRM政策可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与公司绩效。
2. 人员招聘方面的研究
企业主抱怨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招募员工,因而招募员工这个环节获得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发现,在招聘环节和方式上,由于企业财务和物质资源有限,招募人手往往是零星的,且提供的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承担多种职能,工作本身职责不明确,因而小企业并不被看作是合适的备选雇主。在具体的招聘方式上,Barber等发现小企业同样还是因为缺少资源,在进行人员招聘方式上更倾向于采用一些非正规的方式,比如私人网络或依靠推荐,他们很少委托中介机构或通过校园方式进行招聘。Heneman 和Berkley 认为非正规的招聘方式会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