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9 1:04: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学会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培养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方读图、讨论 法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 备注 水土流失的危害 注明知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 识要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求:3、造成 恶化 A“识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 灾情 记类” 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B“理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解类” 1.生物措施:主要是 C“应2.工程措施:包括 、 、打坝淤地。 用类”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D“能(1)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 的沟道流域。 力提升(2)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从 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 类” 内完成 (30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 合作探究 备注 思考一:我国因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在哪里,试说明原因 思考二:试分析回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其下游地区利弊影响 思考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物、工程措施矛盾 吗?为什么? 当堂检测 备注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情感态度 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与价值观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 2.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甲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 C.荒漠化的防治 D.农业中低产田的治理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 ) 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 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 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之趋势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采取挖坑的方式分散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挖坑取出的土,在坑的下方培成半圆的埂,以增加蓄水量。在坡面上,坑的布置上下相间,排列成鱼鳞状,故名鱼鳞坑。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6.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7.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8.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蓄水保土 B.改善生产条件 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 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500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22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 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拓展提升 1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备注 材料2: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特点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 作业布置 完成《创新导学案》习题 教(学)后反思 备注

高中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de92lnfu5zpak1cslt1is530855j00ia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