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1 5:35: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一、泡菜的制作

1.泡菜制作的菌种:乳酸菌

(1)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3)作用: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4)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其中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泡菜制作原理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3.泡菜制作的流程

原料加工?新鲜蔬菜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

盐水配制?清水∶盐=4∶1,煮沸冷却 ↓

装坛?蔬菜入坛,添加调味料,注入盐水,盖好坛盖,水槽中注满水 ↓

封坛发酵?室温20 ℃,约需15 d ↓ 成品

二、亚硝酸盐及其含量测定 1.亚硝酸盐的常识

(1)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常用做食品添加剂。

(2)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总量达0.3_~0.5_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3 g时,会引起死亡。

(3)代谢: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尿液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1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

(2)方法:比色法。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

(3)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一、选择题

1.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原理。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

A.马上密封,保持温度30~40 ℃ B.一直通风 ,保持温度30~40 ℃ C.先通风后密封保持温度30~40 ℃ D.马上密封,保持温度60 ℃以上

解析:在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在有氧的 情况下乳酸菌不能增殖,B、C错误;乳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40 ℃,在60 ℃时乳酸茵已经被杀死,D错误。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B) A.食盐用量过多 B.细菌大量繁殖 C.腌制时间过长 D.加水过少

解析: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从而使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 3.要使泡菜制作成功最主要的条件是(A) A.缺氧环境 B.有氧环境 C.加盐 D.加香辛料

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只有乳酸菌 B.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

2

C.由于乳酸菌能抑制和杀死其他微生物,所以泡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 D.只要是泡菜的品质不好,就一定是操作有错误

解析:本题的C项和A项可能成为陷阱。由于乳酸菌可以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会误选C项。

5.果酒变酸、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C)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醋酸菌、霉菌、毛霉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6.下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C)

7.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A) 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 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 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 D.兼氧、无氧、有氧、无氧

8.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 B.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 C.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 D.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解析: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他菌种的生存,有利于乳酸菌菌种优势的保持。 9.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3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 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10.下列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 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解析: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发酵过程主要为乳酸菌的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中的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保持蔬菜脆嫩而不软化腐败;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_,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e8x2znft1h1yk7phhy1xkfw968ko01b0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