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章 燃烧 燃料全部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12: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5.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

(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m(C)=m(CO2)×ω(C)=8.8g×=2.4g; m(H)=m(H2O)×ω(H)=5.4g×=0.6g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第二课时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3)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4)如果化学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物质,生成物中有气体出现,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加注“↑”;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 (5)如果化学反应物中没有固体物质,生成物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生成时,则在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 (1)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 (5)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P为例 4P +5O2 2P2O5

点燃

4×31 5×32 2×142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练习:

1、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

(3)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4)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实验室制备氧气的两种方法; (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

第三课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章 燃烧 燃料全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jo259w927dd7d92wae4uc568cqjj01a2k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