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9:48: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

用 。 装置D的作

用 。 (2)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3)假如Na2O2已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产物是Na2SO4。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

是 。

(4)若上述方案不合理,请设计一个能确定产物成分的实验方案,填写下表(可不填满)

操作步骤(加入试剂) 1 2 3 4 实验现象 结论 27.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用右图装置分别快速制取收集氧、氯化氢、氯气有害气体尾气处理均略去。

其中X装置供选用的有下列试剂:

A.浓硫酸 B.浓盐酸 C.双氧水 D.浓硝酸 E.二氧化锰 F.食盐 G.氯酸钾 H.食盐溶液 Y装置供选用的有下列试剂:

①浓硫酸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饱和食盐水 (1)根据题目要求填写表格

13 / 17

制备气体 X装置中选Y装置中选X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 用试剂(填用试剂(填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序号) 氧气 氯化氢 序号) (2)如用上述装置制取氯气,X装置中选用试剂(填序号) ;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在X和Y装置之间还需要增加 装置,该装置中所加试剂(填序号) 。

(3)请再利用上图装置,任意选择试剂,设计制备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以是(填名

称) ,X装置选择的试剂为(填名称) 。

28.实验室进行某项实验并检验反应产物的装置如下图:

将足量浓氨水从分液漏斗中放出后,如图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红色; ②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③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虚线框内是否应添加必要的干燥装置? (填“是”或“否”)。若需要,应选择的干燥装置是 (填编号,若不需要,该空可不填) (2)在实验中NaOH固体的作用是 。

(3)最终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 ;CuO粉末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4 / 17

答案:

2.(1)4HCL(浓)+MnO2====MnCL2+CL2↑+2H2O (2)细沙 (3)冷凝PCl3蒸气(或使三氯化磷蒸气充分冷凝) (4)饱和NaCl溶液;吸收Cl2的HCl气体 碱石灰;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中使PCL3水解,同时吸收Cl2防止污染空气 (5)白磷上残留的水溶解在酒精中,残留的酒精又溶解在乙醚中,乙醚容易挥发,从而完全除去水分。

3.(1)CuO+2H+→Cu2++H2O (2)烧杯、量筒 (3)SO2 (4)bc (5)铜粉的质量 最终所得CuO的质量。 4.(1)促进Na2CO3水解,使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2)Fe2O3+6H+=2Fe3++3H2O,Fe+2H+=Fe2++H2↑ (3)漏斗、烧杯、玻璃棒 (4)2FeSO4

Fe2O3+SO2↑+SO3↑;4.66

5.(1)用止水夹夹住A的导气管,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当少许水滴入试管后停止滴水,说明装置不漏气。 (2)吸收尾气;KMnO4(或KClO3) (3)稀硫酸(或稀盐酸)、Zn(或Fe) H2和Cl2在B中混合见光可能发生爆炸 (4)有紫黑色固体生成 (5)浓氨水、生石灰(或NaOH固体) 3Cl2 + 8NH3 = 6NH4Cl + N2 6.(1) 防止液体暴沸;冷凝水蒸气 (2)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

(3)实验中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 (4) 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 (5)②④⑤;3.6

7.(1)碱石灰 (2)放热分(3)①(4)红棕色 N2O4 (5)3NO2+H2O=2HNO3+NO (6)关闭活塞a (7)①ad

②该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8.(1)(2)2Cl2+2H2O+C

4HCl↑+CO2↑

吸收氯气中的HCl气体,提供D处所需的水蒸汽

(3)生成的HCl溶于水生成盐酸使紫色溶液变为红色;未完全反应的Cl2跟H2O作用产生的HClO的漂白作用使红色消失 (4)B

(5)B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贮存少量氯气

9.(1)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证明Na2O2已经变质

(2)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样品中仍有Na2O2。

(3) ①CaCO34+2H+=Ca2++H2O+CO2↑;HCO3-+H+=H2O+CO2↑ 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③吸收未反应的CO2 ④0.39V/56a

11.(1)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 当C处出现白色沉淀时

+-2+

(2)3Cu+8H+2NO3 3Cu+2NO↑+4H2O

(3)用F向E中鼓入空气,E内颜色加深; NO2进入C生成HNO3使CaCO3溶解 (4)吸收过量的NO2,防止空气污染

12.(1)赶走装置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 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

(2)碱石灰 无水CaCl2(或P2O5等) 碱石灰

15 / 17

(3)偏低 无影响 偏低 (4)42m2/11w

13.(1)水和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干燥 (2)2SO2 +O2

2SO3

(3)D装置中锥形瓶里有白色晶体生成 (4)氢氧化钠溶液;防止倒吸

14.(1)干燥混合气体 (2)大于或等于4 (3)吸收过量的氯气 (4)c、d (5)CH4+2Cl2

C+4HCl (6)分液;a、b

15.(1)将气体通过灼烧的CuO粉末后,收集气体;(2)将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通过浓H2SO4干燥,然后收集气体;(3)acde(4)块状大理石,浓HNO3和水。

16.(1)NaOH 浓H2SO4 稀盐酸 (2)CO;打开b,关闭a, (3)CO2,打开a,关闭b。 17.(1)浓盐酸;MnO2 (2)b(3)冷水(4)C(5)干沙

(6)白磷上残留的水溶解在酒精中,残留的酒精又溶解在乙醚中。(7)A 18.(1)将气通入烧瓶A中,气压作用使盐酸压入C,然后盐酸与锌反应 (2)尖嘴处淡蓝色火焰 (3)N2+3H2

2NH3

(4)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NH3+H2O NH3·H2O NH4++OH-

19.依题意,制取x气体不需加热,收集方法采用排水法,由给出的试剂,可制取H2S、NO、Cl2,其中只有NO符合题意。

(1)NO (2)稀HNO3;铜屑;用蒸馏水洗去NO2(3)3Cu+8++2NO3-=3Cu2++2NO↑+4H2O (4)铜屑溶解,溶液为浅蓝色,有气泡产生,瓶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20. 制取O2 装置编号 D B 药品编号 ②③ ②⑦ 制取SO2 装置编号 A或C B 药品编号 ⑤⑥ ⑥⑧ ㈡(1)反应放热,不需要再进行加热,反应仍可继续进行。 (2)SO3、O2、SO2,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防止倒流 (4)在C与D之间连接一个装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1.(1) NaOH溶液,除去由A装置导出的气流中混有的H2S (2)吸收乙醛蒸气 (3)氧化汞→水→浓硫酸;将蒸馏烧瓶横置,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送至底部, 再慢慢竖立即可 (4)水浴加热,B (5)取D中少量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生成。

22.(1)棉花球变蓝;B中石灰水变浑浊;开始时A中有气泡产生;小试管内有液滴出现 (2)防止倒吸(3)NaHCO3的热稳定性比Na2CO3的差,NaHCO3分解有CO2和H2O生成 (4)B C(E)或ABC(E)

(5)将圆底烧瓶倒置,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所选试剂,迅速将试管的上口伸至烧瓶的底部,过一会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烧瓶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说明NH3已集满 (6)NH3·H2O====NH3+H2O(或同时有:NH4Cl+NaOH====NH3↑+NaCl+H2O) (7)简化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果,节约药品

16 / 17

(完整word)【化学】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综合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olp75s9u7wp9920czo7b3ef97wu60104g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