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历年(04-1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完全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8:4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B )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 B )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11.掌握学科教材结构是指 ( d ) A.把握课本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B.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C.在研究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把握特定阶段学科知识的内容及其构成关系 12.一切组织教学的措施都必须服务于 ( c ) A.维护课堂秩序 B.执行课堂教学计划 C.实现教育目标

D.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3.学科教学目标是指 ( d ) A.学科各章节教学目标的总和 B.学科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总和 C.学科课堂教学目标的总和 D.学科教学的总目标

14.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希望独立做事体验成功的“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与管理,做学校的主人,主要符合 ( B ) A.全员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联动性原则

15.“多关心,少批评”行动原理的代表人物是 ( D ) A.罗杰斯 B.魏书生 C.德雷克斯 D.麦克菲尔

16.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C ) A.教学方法就是教法 B.教学方法就是学法

C.教学方法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D.教学方法包含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方法

1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教学方法叫 ( A ) A.实验法

B.发现法 C.参观法 D.读书指导法

18.暗示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 A ) A.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

19.对被评价对象作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属于 ( B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0.在非指导性教学法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 ( A ) A.促进作用 B.领导作用 C.管理作用 D.主导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ABCDE ) A.传道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研究者 E.父母与朋友

2.元认知策略包括 ( BDE )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E.监视策略

3.爱岗敬业这一教师职业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有 ( ABCDE ) A.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B.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C.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

D.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

E.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

4.属于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规章有 ( abcd )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学位条例

C.教育督导暂行规定

D.《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E.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5.板书从书写时机的角度分有哪几种形式 ( ACE )

A.超前板书 B.文字板书 C.并进板书 D.图表板书 E.滞后板书

6.课堂教学基本阶段的程序安排方式有 ( cde ) A.情感式 B.开门见山式 C.交替式 D.渐进式 E.逻辑式

7.常能训练是指 ( CE) A.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B.外语会话能力训练 C.生活能力训练

D.电脑操作能力训练 E.活动能力训练

8.预防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是 ( DE ) A.行为矫治 B.情绪疏导 C.谈话沟通

D.端正学生的学习目 E.正确评价

9.如果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传授新知识,一般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 BCD )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E.读书指导法

10.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 BCE)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E.终结性评价

三、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 (× )

2.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编写的,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 3.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所以又叫强迫教育。 ( √ )

4.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

5.研究表明,一般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 √)

6.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 ( √)

7.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 ( √)

8.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就是权利义务关系。 ( √) 9.学生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的。 ( × )

10.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完全正确地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便没有必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

11.许多教师从教多年却仍缺乏良好的教学技能,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明确的教学技能练习目标。( ×)

12.教师课堂上的多余动作和过分紧张是教学技能不良的表现。 ( √ ) 13.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课堂注入教材之外的新信息。 ( × ) 14.人格性问题行为具有外显性。 ( ×) 15.在德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他们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 16.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 ×) 17.组织教学仅仅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 ×)

18.愉快教学法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好学”。 ( √ ) 19.终结性评价关心的是最终的目标达成与否。 ( √)

20.档案袋评价的精神实质就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 ( × )

四、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影响人发展的哪一种因素?这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孟母三迁”的典故体现了环境对为发展的影响。

它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2.什么是学校德育?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答: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过程的特点是:①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②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答: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㈠环境。㈡智力。㈢个性。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4.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①有效的说服。教师在说服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为,还要以情动人。②树立良好的榜样。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③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责任。④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5.教师在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方式有哪些?

河南省历年(04-1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完全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pzc1bny57u3cm9al7u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