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使金属表面形成良好的保护膜。 2.清洗前准备:
2.1清洗前公司派技术人员前去锅炉现场,对与WDLZ150/5.29-1型锅炉内外部进行较详细考察,以确定清洗方式、清洗液类型、浓度等,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预处理措施;
2.2查看该锅炉结构图、设计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书;
2.3根据该锅炉的结构和容量及其特殊性,设计出合理的清洗系统流程、清洗液最佳配方,并与甲方和安装单位联系,协调预留好清洗流程所需的预留口; 2.4确认被清洗系统各设备、管线所涉及的金属材料的材质;
2.5对拆装部位均应进行挂牌,标明并记录拆装位置,对拆下的设备附件按要求进行单独处理,以备清洗后安装复位;
2.6关闭并隔离与清洗系统无关的阀门,以防止清洗液外漏或窜入其它系统中对其造成危害;
2.7做好清洗设备的检查、清洗材料的储备、安全用品和其它物品的准备工作。及时保养并配备齐全施工机具、化验仪器、化验药品、清洗药品等; 2.8利用现场现有的输水箱、输水泵、及管路进行循环清洗。
2.9清洗系统中备有采样点,可随时采样分析(采样点采用几个集箱排污阀处);
2.10临时清洗系统应严密不漏,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清理系统内的砂石、焊渣和其它杂物;
2.11准备48片锅炉钢(G)腐蚀挂片,清洗时分别挂于清洗槽内进行腐蚀挂片监测,要求腐蚀速率不大于6g/m2.h;
2.12落实施工现场必须具备的施工条件(包括电源、水源、施工场地等); 2.13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安全培训,并对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四、清洗的步骤及监控分析
化学清洗步骤:
水冲洗及系统试压 碱洗脱脂
水冲洗 酸洗 水冲洗 漂洗 中和钝化 化学清洗后的处理 清洗质量验收 锅炉系统的恢复
1.水冲洗及系统试压
1.1水冲洗及系统试压的目的是除去系统中的杂物泥沙及其他疏松污垢。并在模拟清洗状态下,对临时管线接口处泄漏情况进行检查;
1.2水冲洗流速为0.5-1.5m/s;
1.3进行水压检漏试验时,将全系统注满水,调节出口回水阀门,控制泵压至0.5MPa,检查系统中法兰、阀门、短管连接处及临时管线接口处的泄漏情况,并及时处理,没处理好不准进入下一步;
1.4 测试项目 目测 1次/15分钟
2. 碱洗脱脂
2.1脱脂的目的是除去被清洗系统内的各种油污及物理阻碍物,使酸洗过程中的作用成分更完全、彻底地同清洗对象的内表面接触,从而促进金属氧化物的溶解,保证达到均匀的酸洗效果;
2.2排尽冲洗水。将新鲜水充满系统,循环并加热,逐渐加入脱脂药剂,混合均匀后按分系统进行正反向循环。当系统脱脂液碱度、油含量基本平衡,监视管段上油污全部除尽,即可结束脱脂。
2.3工艺条件
碱浓度:碱浓度1-2.5%(由碳酸钠、磷酸三钠、磷酸氢纳、活性剂等复配) 温 度:50-70℃ 流 速:0.5-1m/s 时 间:约控制在7-8h 2.4测试项目:
碱度 1次/30分钟 温度 1次/30分钟 3.冲洗
3.1脱脂后水冲洗的目的是去除系统内脱脂残液;
3.2脱脂液排净后即充水冲洗。当进出口水PH值、浊度等参数基本平衡即可结束冲洗。冲洗越快越好,但不允许排碱后有空气进入,而应该始终充满。 3.3测试项目:
目测 1次/15分钟 P H 值5-6 1次/15分钟 4、酸洗
4.1酸洗的目的是利用酸洗液与铁锈(FeO、Fe2O3、Fe3O4等)进行化学和电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以除去锈层。酸洗是整个化学清洗过程的关键步骤。
4.2根据该锅炉系统管线有很多不锈钢材质,且水冷壁、省煤器管径小、弯度大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清洗效果且不造成管道堵塞,酸洗液选用以柠檬酸为主剂的化学清洗剂。为了避免设备及管线在酸洗时受到氢离子腐蚀和三价铁离子的促进腐蚀作用,在酸洗体系中,投加一定剂量的缓蚀剂、还原剂等助剂。 4.3配置酸洗液,边配边泵入系统进行循环,逐渐升温达到相应的酸洗温度。定时取样分析。 当酸液槽进出口酸液浓度达到设计清洗浓度且基本达到稳定,继续循环6-8小时。在清洗期间前后左右水冷壁与下降管阀门每隔20分钟导换一次;系统内所有排污阀不停的循环排污;每停泵或启泵一次排气阀一次均放空;让酸洗液始终充满清洗空间达到均匀清洗。
4.4酸洗时,若清洗液中Fe3+浓度≥1000mg/l时,应适当加入还原剂。
4.5酸洗期间,若酸浓度低于2%时,适时适量的补加柠檬酸和缓蚀剂及其它助剂,直至酸洗结束。
4.6当系统内酸液浓度、铁离子含量基本达到稳定,维持1小时恒定不变,且监视管内绣垢基本除完,即可结束酸洗。一般从酸液达到预定浓度起开始计算清洗时间,原则不超过12小时。 4.7腐蚀挂片监测腐蚀速率
酸洗开始时,在清洗系统中挂放腐蚀指示片,要求分别在清洗槽内的不同部位挂放,材质为G钢,每处挂2-3个平行试片。 4.8酸洗主剂
柠檬酸
氨水 调PH=3.5-4.5
辅助药剂:缓蚀剂、还原剂、活性剂、渗透剂、剥离剂 4.9测试项目
酸浓度 1次/30分钟 腐蚀速率 1次/6小时 铁离子Fe2+/Fe3+ 1次/30分钟 温度 1次/30分钟 pH 3.5-4.5 1次/30分钟 4.10工艺条件
温度: 50~60℃ 流速: 0.5~1.0m/s 时间: 8~10小时 5、冲洗
5.1酸洗结束,用脱盐水或新鲜水替出酸洗液至中和槽,不得有空气进入清洗系统,待全部清洗液排净,接着大排量充入新鲜水进行冲洗,目的是除去残留的酸洗液及洗落的固体颗粒。当出水pH接近中性(pH=5~6),浊度平衡时,即可结束。本过程约4小时。
5.2测试项目:
pH 1次/10分钟 浊度 1次/10分钟 6.漂洗
6.1漂洗是采用稀的柠檬酸溶液(加有柠檬酸专用缓蚀剂)与残留在系统中的铁离子络合,以除去水冲洗过程中金属表面可能生成的浮锈,且降低系统内铁离子含量,为钝化打好基础。
6.2水冲洗至系统内水浊度较低时,加入漂洗药剂进行漂洗,用氨水调整溶液PH并严格控制在PH=3.5—4.0范围,温度调至70-90℃循环漂洗。
6.3漂洗工艺终止点判定。清洗系统中铁离子浓度稳定在500ppm以下时,满足钝化工艺要求,清洗系统的进水口和回水口漂洗液浓度保持平衡,切保持半小时内基本不变时,即可结束漂洗。该过程约需3-4小时
6.4测试项目:
漂洗液浓度 1次/15分钟 铁离子Fe2+/Fe3+ 1次/15分钟 温度 50℃-80℃ 1次/15分钟 PH值3.5-4 1次/15分钟 6.5工艺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