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2:19: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填空题 1.随意运动

2.确定目的 困难

3.采取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 4.果断性 自制性 5.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6.盲目性 独断性 7.优柔寡断 草率决定

三、名词解释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3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4.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5.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6.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7.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8.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9.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四、简答题

1.人的意志行动有以下四个特征:①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②意识对活动的调节支配作用,使人能按自觉的目的去改造世界,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在行为发动和制止以及改变行为的方向方面,也表现在调节内部和外部行为两个方面;③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特征之一,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目标的实现过程;④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引的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的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六个具体环节。一是采取决定阶段(或制定计划阶段),具体包括三个环节:①动机的斗争,选择正确的强度,适宜的动机;②目的(或目标)冲突与正确目的的确立;③行动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二是执行计划(或决定)阶段,具体也包括三个环节:①克服困难、障碍和干扰,使计划得到实施;②在执行中发现计划与现实脱节,必须实事求是修定计划;③目标达到,计划完成后,还应提出新的目标,采取新的决定。

3.意志品质的差异在个体身上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自觉性差异。具有自觉性的人,行动受正确动机驱使,相信自己的目的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能独立自主地达到目的。相反是盲目或盲从,缺乏信心与主见,易被暗示或独断专行。②果断性差异。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反应机敏,深思熟虑,当机立断;相反是优柔寡断或冒失、轻率。③自制力差异。有自制力或自制力强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相反,控制不住激情与冲动,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差。④坚韧性差异。具有坚韧性品质的人,表现出坚定性、坚持性、顽强性、恒心与毅力。相反是顽固性。

五、论述题

1.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学生的一切行动都受—定的动机和目的调节支配,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动机教

育,不断提高其动机水平,有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②严格管理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校纪、校规和课堂规则教育;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及遵守活动规则的教育;良好班风、校风教育;严格检查与强化教育等,对自觉守纪,自制力增强都有积极作用。③引导学生在行动中锻炼、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④针对个别差异,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如对盲目性强易受暗示的学生,加强目的动机与自觉性、责任心教育,对冒失、寡断的学生加强果断与沉着品质培养,对胆怯者加强勇气与自信心培养;对缺乏耐心毅力者,加强恒心毅力培养等都是必要的。⑤启发学生自觉,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制定计划之后,只有付诸行动和实践,意志行动才算完成。(1)在行动中会碰到更大的困难,困难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只有克服困难,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推动意志行动过程顺利进行。(2)行动过程与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制定的计划是否正确与合适的标准。通过行动,实事求是,调整修定计划,也是意志行动过程的一个环节。(3)只有通过行动,实现目标,才可能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任何空想与纸上谈兵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可见采取行动,实现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第十一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 B. 动机 C.兴趣 D.爱好

2.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生理与安全 B.社交与尊重 C.求知与审美 D.自我实现

3.在动机的分类标准中,按需要种类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A.生理性与社会性 B.高尚和低级 C.长远与短暂 D.主导性相辅助性 4.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需要可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 B.物质与精神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成就与交往需要 5.兴趣的稳定性是下列哪种品质特性? A.指向性 B.广度 C.持久性 D.效能

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困难作业,最佳动机水平 A.适中 B.偏低 C.偏高 D.不定

7.根据归因理论、下列哪种选项能增强成功的动机? A.失败是能力太差 B.失败是不够努力 C. 失败是任务太难 D.成功是任务太容易 8.强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与斯金纳 B. 比奈与西蒙

C.艾宾浩斯与詹姆斯 D. 韦克斯勒与布鲁姆

10.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个体把成功归为自己的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 内部的稳定归因 B. 内部的不稳定归因 C. 外部的稳定归因 D. 外部的不稳定归因

11.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称为

A. 认知的内驱力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附属的内驱力 D. 胜任的内驱力

二、填空题

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五个层次。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也称为爱和归属(或隶属)的需要。

3.人的需要从起源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与,从指向的对象(或内容)不同可分为物质需要与。 4.动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内部条件是,外部条件是。

5.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兴趣有两种。对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而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则称为。

6.培养学习需要可利用的两个重要途径是直接发生途径与途径。 7.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动机可分为和。

8.学习动机激发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是熟悉、了解、贯彻始终。 9.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 、 和可控性。 10.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三、名词解释 1.动机 2.需要 3.兴趣 4.成就动机 5.诱因 6.直接兴趣 7.间接兴趣

四、简答题

1.简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2.简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3.为什么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4.动机分哪些种类?

5.动机有哪些特性与功能? 6.兴趣分哪些种类?

7.学生的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兴趣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2.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试分析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4.请分析说明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C 6.B 7.B 8.B 9.A 10.B 11.C 二、填空题

1.爱和归属需要(社交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社交需要

3.社会性需要 精神需要 4.需要 刺激诱因

5.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6.间接转化

7.高尚的动机 低级动机

8.教材 学生 9.原因源 稳定性 10.适中

三、名词解释

1.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的心理动力。

2.需要是个体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是个体生理的和社会的一种缺失状态。 3.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4.成就动机是个体希望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愿望。

5.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6.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7.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四、简答题

1.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又称为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3.个体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推动着人们各方面的积极行动,实现各方面的追求与目标。需要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动力性,它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其他的个性倾向性(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都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可见,需要是人的行为、活动与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4.动机分类的标准与依据不同,其种类也不一样:①根据动机的起源不同,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之分;②根据动机的性质相社会价值不同,有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之分;③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分为长远的、间接的动机与暂时的、直接的动机;④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不同,有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之分。

5.动机具有下列特性与功能:①原发性与引发功能(即始动作用);②内隐性与调节、控制、指引功能(即指向、导向与定向作用);③实践性与激励功能(即强化功能)。总之,动机好像汽车的发动机与方向盘一样,起动力与控制方向的作用。 6.兴趣的类型有:①根据兴趣的内容不同有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之分;②根据兴趣的倾向性不同有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之分;③根据兴趣维持时间长短,有短暂的兴趣与长久而稳定的兴趣;④根据认识倾向与活动倾向不同有兴趣与爱好之分。

7.良好的兴趣品质有如下特点:①兴趣的指向性或良好的倾向性;②兴趣的广度,即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③兴趣的持久性,即稳定而又长久的兴趣;④兴趣的效能性即兴趣的消极与积极之分。

兴趣是人类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①对未来的活动起准备作用;②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③对活动的创造性与创新性起促进发展作用;④对注意起激发与保持作用;⑤对智力起开发作用。

五、论述题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即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①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即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状态——注意、情绪、意志等方面)影响学习效果。②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成功体验会使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更稳定、更持久;反之,失败的体验将对学习动机(含需要)的维持和巩固产生不良影响。③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具体做到:学生对评价有正确态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及时;评价标准应适当;注意掌握课题难度,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限;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④使学生掌握扎实的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的文档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tkg5ca0t5uqa97qs2s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