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计算活动:《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1个。 2、小钟表模型每人一个。
活动进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设计意图:将好听的谜语,作为活动的开始,激发了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时钟?”直接指向幼儿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知道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教师出示时钟模型: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
(1)有1-12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如12与6在一条直线上等;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回忆钟面、观察钟面、讨论钟面及我做小数字等活动,帮助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孩子们在参加
小组讨论、探索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长针)指12,时针(短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说出时间,请个别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提供可操作的时钟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认识整点提供活动的条件,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教师扮演“老狼”,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答:老狼老狼7点了。(钟面播到7点)
幼儿扮演“老狼”,教师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幼儿答:老狼老狼3点了。(幼儿人手一面时钟模型播到3点)
(在幼儿扮演老狼时,教师要提前告诉他们几点了,这样全体幼儿才会播出同一个时间,)
游戏可以进行多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