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8:40: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而音译,因为保留了神秘感,显得庄重,饱含敬意。比如,“推拿”一词,被译为massage就有损“推拿”这种疗法在中医学中的崇高地位,采用音译法Tuina比较好。最典型的例子当属“龙”的译法。我们知道,“dragon”一词在英文中的形象是凶残的,邪恶的,所以把“龙”译为“dragon”大大损害了“龙”在中国这一高贵,威严的形象。现在,已有学者建议把汉语中的“龙”音译成“loong”,对此笔者十分赞同。

四、“五不翻”原则的当代意义

佛经翻译理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开端,对后来的翻译理论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玄奘所处的时代距今久远,但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却对今天的翻译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能不说玄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关于“五不翻”原则的优势有学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简短、易记,减轻英译困难,最大程度地降低因不适当的简单对应而造成的歧义和误解。(二)回译成汉语更加方便。(三)有利于推广汉语,减轻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困难。(四)可以完整保留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4]。如今,我国的国力强盛,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一味采取意译的方法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音译的方法对于让别人学习了解我们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说到翻译理论,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国外大量的翻译理论,而对国内的翻译理论知之甚少。其实,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建立翻译学,有必要对这些传统的翻译理论进行探讨分析归纳整理,并形成理论系统。而这项工作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曹仕邦. 中国佛教译经史研究余沈之四 [A]. 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C], 东初出版社, 1990 : 187.

[2]郭虹宇. 重读玄奘译论“五种不翻”——论宗教类、文化类外来词语的翻译策略 [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16(4): 39.

[3]任荣政, 朱玉琴, 许琪, 段英帅, 丁年青. 从玄奘“五不翻”理论解读中医汉英音译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6 (5 ): 16. [4]何子章. 玄类“五不翻”原则的现实意义 [J]. 襄樊学院学报, 2008, 29(10): 69.

搜索更多关于: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 的文档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s4cu551e49o8y29xxh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