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公开课教案(襄樊四中)祝 福
【阅读分析:本文章是常规课程,按照“导入---主人公形象及变化----主人公的优点(特征)----分析毁灭的社会原因(周围人物)-----总结----作业”的流程来上课的。优点:仅仅抓住“人物形象及其变化原因”来分析,重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抓住一个点,把一个点讲解清楚透彻就可以了。2009-11-22】 一、导入
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所接触过的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
提示:中国科举制度下悲哀的产物孔乙己、在封建体制中渐渐失去淳朴内心世界的闰土、精神上战胜别人而现实中被别人战胜的(“精神胜利者”的典型)阿Q、豆腐西施杨二嫂等等。 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又一篇小说《祝福》,这篇小说也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就是祥林嫂。 (板书:祝福 鲁迅)
二、祥林嫂形象
1、祥林嫂在你脑海中浮现时是怎样的一副面孔呢?(展示图片)这种形象的描写在小说的哪个位置出现的?(学生齐读)
2、小说在第一部分将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接
下来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找出祥林嫂初到鲁镇一直到最后寂然死去的几次形象的变化。
提示:第一次 青黄 红的 顺着眼
第二次 青黄 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 眼角上带些泪痕 第三次 黄中带黑 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眼珠间或一轮
3、三次肖像描写就像三幅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阶段祥林嫂的不同的形象,面对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大家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祥林嫂的前后变化(命运)? 提示:悲惨
其实许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悲剧人物。鲁迅先生曾经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通过人生的价值和毁灭的结局所造成的强烈反差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就是悲剧的艺术魅力。(板书:价值 毁灭)
4、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中,许多同样是因为有价值的的东西被毁灭了,而在文学长河中永存的人物形象,你还记得哪些这样的悲剧人物?他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提示:屈原虽然投江而死,但是他忠君爱国的形象永存人们心里,到现在屈原已经成为忠君爱国的符号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双双殉情,他们用实际行动控诉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他们纯洁真挚的爱情让我们铭记在心。
《巴黎圣母院》中的丑陋的敲钟得人卡西莫多虽然最后被毁灭在巴黎圣母院里,但我们难以忘记卡西莫多身上凝结着善良与勇敢。
今天我们就主要找找祥林嫂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她被毁灭的过程。
三、分小组讨论
(前后排四人一组):你认为祥林嫂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有哪些闪光点,哪些值得称赞的东西)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简单处理)
1、勤劳、朴实、温顺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勤劳,朴实)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2、自立
丈夫死后,只身从婆家逃出来,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为的死后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
3、知足
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与山区农民贺老六结合后,一度生活的还安稳,人也胖了 她的要求极低,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挣扎。 4、有反抗精神 逃、撞、捐、问
作者通过祥林嫂逃到鲁家做工,在被捆绑时挣扎与反抗 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她作了“出格”的反抗;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 5、聪明、思想圆通
与山区农民贺老六结合后,一度生活的还安稳,人也胖了,“交了好运了”;可见她又不是那样顽固、执着的死守“节烈”,而是思想圆通,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 6、有母性的光辉
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反复讲阿毛的故事
7、追求平等、独立的人格(有反抗精神、有活的欲望) 为了争得这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生存的希望,她竭尽全力。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