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蛋白质化学习题 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57: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核糖核酸酶,一条肽链经不规则折叠而形成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分子。构象的稳定除了氢键等非共价键外,还有4个二硫键。C.Anfinsen发现,在8mol脲素和少量流基乙醇存在下,酶分子中的二硫键全部还原,酶的三维结构破坏,活性丧失。当用透析方法慢慢除去变性剂和疏基乙醇后,发现酶的大部分活性恢复;因为二硫键重新形成。这说明完全伸展的多肽链能自动折叠成其活性形式;若将还原后的核糖核酸酶在8mol脲素中重新氧化,产物只有1%的活性,因为硫氨基没有正确的配对。变性核糖核酸酶的8个硫氢基相互配对形成二硫键的几率是随机的

(1/7X1/5X1/3=1/105种可能的配对方式,但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实验发现,复性过程中 RNase接与天然RNase相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二硫键,这是由于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硫键的形成都是由一级结构决定的。

以上实验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可逆的,变性蛋白在一定的条件下之所以能自动折叠成天然的构象,是由于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包含在它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上,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包含了自动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即一级结构决定其高级结构。由于蛋白质特定的高级结构的形成,出现了它特有的生物活性。 19.

1)等电点沉淀法,蛋白质是两性化合物,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不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等电点不同,调节蛋白质混合溶液的pH值,可使他们分次沉淀出。 2)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常用的纤维素衍生物有CM一纤维素(分子中带有羧甲基基团,一0一CH2一C00H)和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剂,带有二乙氨基乙基基团)。 蛋白质与离子交换纤维素的结合能力取决于彼此间相反电荷基团的静电吸引,在某一pH条件下,不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pI不同,所带的静电荷性质、数量不同,与离子交换纤维素的吸附能力不同。通过改变洗脱液的pH和离子强度,可把不同的蛋白质依次洗脱下来。

3)电泳法(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 20.Phe-Met-Lys-Gln-Lys-Pro。

21.因细菌含有胶原酶,该酶专一性水解动物的结缔组织,因结缔组织中的主要蛋白质是胶原蛋白,其一级结构中存在一X-Gly-Pro-Y一顺序,允许细菌入侵宿主细胞,而细菌本身无胶原蛋白。 22.

1)赖氨酸或精氨酸取代了正常血红蛋白β链的第六位谷氨酸。导致用胰蛋白酶水解时产生了只有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段。

2)在pH8.0时,血红蛋白都带负电荷,应向正极移动。由于异常血红蛋白分子中的第六位变成了一个碱性氨基酸(HbA第六位是 Glu,HbS第六位是 Val);因此,在 pH8时,HbA所带的净电荷数最多,HbS次之,异常Hb所带的净电荷数最少,向正极移动的速度为: 异常血红蛋白 < HbS < HbA 23.

1)在a螺旋结构中,每一个氨基酸残基的高度为0.15nrn,所以

4.5/0.15=30个 AA

2)30(因每一螺旋要跨膜至少应含30个氨基酸残基)X 7=210个AA, 从其分子量知共含 26 000/110=236个 AA残基,所以 210/236=89(%)。 24.Ser一Lys一Cys一Phe一Ala

26.因原肌球蛋白为棒状结构,血红蛋白为球状,后者在超速离心场中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小。 27.

1)柠檬酸合成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差速离心法可使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相互分离。 2)第一次加硫酸铵后离心要上清液,是为了除去杂蛋白;向上清液中再加入硫酸铵,离心要沉淀,因CS在沉淀部分。

3)透析是为了除去硫酸铵,为获得天然构象的CS,用pH7.2的缓冲液透析而不能用水。

4)在分离的样品中,CS分子量最大,故首先被洗出;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色和酪氨酸,在280um下有吸收,故常用此波长检测。

5)说明CS带正电荷,改用高pH缓冲液洗脱,使CS所带电荷的性质改变,易于从阳离子交换柱上被洗脱下来。 28.

1)因为二硫键是共价键,这使许多蛋白质结构稳定的基础。因为二硫键使蛋白质多肽链之间形成共价交联,增加了蛋白质的抗张强度、硬度等。如谷蛋白是一种富含二硫键的蛋白质,小麦面团的黏性、弹性即是由于二硫键的存在。乌龟外壳坚硬,是由于它的a角蛋白中大量二硫键的存在。

2)二硫键可防止蛋白质多肽链在不利条件下转变为完全伸展的状态。故在适宜的条件下构象可恢复。

29.是由于疏水基团为避开水相而相互靠近。蛋白质分子中有许多疏水的氨基酸,蛋白质的多肽链在盘绕折叠形成特定的构象时,这些疏水侧链相互靠近趋向于分子内部以减少其与水的界面,这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形成的驱动力之一,称为疏水力或称为疏水的相互作用。 1959年,Kauzmann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疏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指出,非极性化合物从水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时,伴随着熵的增加。设想两个疏水基团原来和水接触,经过变化,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除了它们自身的吸引力外,还有将它周围一部分排列整齐的水分子排入自由的水中,使水分子的混乱度增加;由于熵是体系混乱度的衡量,体系越混乱,其熵越大。因此两个疏水基团的相互吸引将伴随着熵的增大。反过来说,由于熵增是自发过程,是一个使体系能量趋于极小即能量上有利的过程,所以疏水的相互作用是熵所驱动的。非极性溶剂、去污剂等可破坏疏水的相互作用,因此是蛋白质变性剂。 30.研究发现,当BPG不存在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强;BPG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可极大地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降低的程度依赖于 BPG/Hb的比值。BPG存在于人的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的摩尔分数相同,是红细胞内糖在无氧或暂时缺氧情况下分解代谢的特殊产物。如高原缺氧,心肺功能不全或贫血时,均可使2,3一二磷酸甘油酸产生增加。血红蛋白和BPG结合后,氧合曲线向右移,因此,BPG的存在使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降低,即释放氧的量增加,以满足组织的需要。但BPG只影响脱氧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不会影响氧合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从血红蛋白的构象看,它的4个亚基相互靠近,分子的中央有1个孔穴。X射线结构分析证实了BPG是结合在这个孔穴内。在生理pH条件下,BPG带有负电荷,可与附近两条β链上带正电荷的残基如His2,Lys82和His143形成盐键。加之原来的8个盐键,使血红蛋白处于稳定的不易和氧结合的状态。在氧合血红蛋白中,由于分子中的盐键被打断,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两条β链的H螺旋相互靠近,使分子中央的孔穴变小而不能容纳BPG分子;同时两条β链末端NH2基之间的距离变大,不能与BPG形成盐键,大大降低了对BPG的亲和力。 31.洗脱顺序为:Asp,Gly,Thr,Leu,Lys 32.Glu-Phe-Lys-Pro-Lys

33.因异亮氨酸的β碳原子上有一甲基,干扰了a螺旋结构的形成。在亮氨酸分子中,甲基位于γ碳原子上,远离主链,不会干扰a螺旋结构的形成。

34.第一次突变时丙氨酸转变成了缬氨酸,因后者的侧链较大,使蛋白质的构象改变;另一次突变后由于异亮氨酸转变为甘氨酸,甘氨酸的侧链较小(和丙氨酸相似),补偿了第一次突变造成的影响。

35.甘氨酸是20种氨基酸中侧链最小的一个氨基酸。正因为如此,它的存在使多肽链能形成紧密的盘绕折叠(to make tight turns)或相互靠近。

36.有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末端羧基(COO)能与精氨酸的胍基形成静电吸引;精氨酸的胍基还可作为氢键的供体,与谷氨酸胺、天门冬酰胺、丝氨酸、苏氨酸以及主链的羧基形成氢键。

37.一般来说,蛋白质分子中常出现的氨基酸,如亮氨酸、丝氨酸等,有较多的密码子;而不常出现的氨基酸的密码子的数目相对较少。如色氨酸、蛋氨酸。这种关系对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DNA由于碱基组成的改变或由于一个碱基的突变所造成的密码子改变的几率降到最小。 38.

1)β转角结构很可能出现在7位和19位,即脯氨酸残基处。 2)13位和24位的半肽氨酸之间可能形成二硫键。

3)极性、带电荷的氨基酸如 AsP,Gln,Lys一般在分子的表面,而非极性的氨基酸如Ala,Ile可能在分子内部。苏氨酸尽管有极性,但亲水性指数(hydropathy index)接近零,故它可能在分子表面或分子内。

39.因为氨基酸的等电pH值大于a一羧基的pK值,而小于a一氨基的pK值。因此这两个基团都是带电的。

40.此肽是亮氨酸脑啡肽,其氨基酸顺序为:Tyr-Gly-Gly-Phe-Leu。由条件2知,此肽的N端为酪氨酸,由条件3知,第3位后的氨基酸应为苯丙氨酸。(胃蛋白酶专一性水解带芳香环的氨基酸的氨基参与形成的肽键)

搜索更多关于: 蛋白质化学习题 doc 的文档
蛋白质化学习题 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s6jy2ixwe3xy6q95j6d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