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负责一次管网、换热站及二次管网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
环境影响评价不属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将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
1.7 主要设计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供热专项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建设特点,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2)热网走向力求靠近热负荷较密集区域,为不影响市容,优先考虑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3)换热站、分配站的规模和分布,应尽量设置在热负荷中心,离主干线较近位置,并尽可能利用现有小锅炉房做换热站,力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既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方便运行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1.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采暖供热面积:
400万平方米
2、采暖最大供热量(-24℃): 252MW(906.48GJ)(F-a) 式中:I—借贷资金成本;i— 借贷利息等资金占用费率;a---筹资费用率;n—借款偿还期;F—实际筹得资金与名义借贷资金额的比率。(所得税后借贷资金成本=税前资金成本
×(1-所得税税率))。根据债务资金的比率计算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经计算本项目的税前加权资金成本作为项目的最低期望收益率,则它低于5%的行业收益率,因此项目的融资成本是比较低的,融资方案是合理的。
(3)融资风险分析
融资方案的实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项目也不例外。本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个。一、资金供应风险:如果借贷资金由于原因不到位或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使得原资金筹措不能实现,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按时完成,效益目标也难以实现。但本项目为公益设施建设项目,政府会给予税费及各方面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加之项目本身的较高出资吸引力,都会相应地降低资金的供应风险。但也需要企业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加大力度,使得计划筹措资金得以实现。二、利率风险:由于本项目的资金成本受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也是本项目考虑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目前利率风险是较低的。但也不是不受到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应当从有利于降低项目的总体风险考虑,在某些时候,也可以采用利率吊期,将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往有利的方向转换,以更好的规避利率风险。
14.2 经济评价
该项目的经济评价是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二零零六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零零八年颁布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文的方法及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有关行业标准,对本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以确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4.2.1主要参数: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财务基准收益率是建设项目评价财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基准判据,也是计算财务净现值指标的折现率,是行业内投资资金的边际收益率。根据目前集中供热行业的特点,又基于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当地集中供热发展的现状等综合因素,取定财务基准收益率:5%;基准投资回收期:15年;
14.2.2 工程实施进度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
本项目拟1年建成,生产期为20年,计算期为21年。 固定资产投资分年使用,按建设进度设想进行分配,投资分年使用计划详见《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4.2.3成本预测
按要素成本估算法进行成本估算。
14.2.3.1 基础数据
综合折旧费: 4.6% 修理费: 2.0%
应收帐款次数: 12次 应付帐款次数: 12次 现金周转次数: 12次 原材料周转次数: 12次 自有流动资金率: 100% 所得税: 25%
增值税: 13% 城市维护建设税: 7% 教育费附加: 3%
项目计算期: 21年(包括1年建设期) 定员: 47人 国内银行贷款:
长期资金贷款利率: 6.80% 14.2.3.2总成本费用计算
14.2.3.3成本费用计算
供热成本计算(投产第一年)
序号 费用名称 单位 金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