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认识Python
一、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认识Python》选自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的第一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中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程序)应该有个模糊的了解,但不具体,没有理论知识;已经学习过Office等办公软件,对软件操作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知识能力强,吸收快,通过正确的引导,对编程会有很大的兴趣。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Python及IDLE,会运行Python程序; 掌握Python的第一个语句——输出指令print。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阿尔法狗案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应用; 通过网络搜索,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认识Python。
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小组合作,打开Python的运行窗口IDLE;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学会输出指令——print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的获取、收集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实践能力;
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print指令的语法;
难点:在编程中,针对不同的要求,灵活应用print指令。 四、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讲授,自学、知识迁移 五、教具:
导学卡、课件、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阿尔法狗与围棋高手对决案例引出计算机程序,导入新课——认识python。引用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善于研究的特点。
二、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学习强大高效的编程语言Python(5分钟)
1.Python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荷兰人Guido van Rossum(吉多?范罗苏姆)、名字由来(喜爱的乐队Monty Python)、语言特点(简单易学、简洁高效)。(5分钟)
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Python”,了解Python的故事,小组内先交流,填写导学卡;最后由学生根据导学卡进行交流。
2. 找到并打开Python运行环境窗口,熟悉界面;(3分钟) 每一个软件都要有自己的运行窗口,通过知识迁移,在开始菜单中找出Python的IDLE运行窗口,知道〉〉〉(命令提示符)。
3.学习第一个Python指令:输出指令print(20分钟) 通过让学生直接输入指令语句,不断对比结果和语句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输出指令可以输出的内容,以及输出指令的基本格式。
在IDLE窗口中分别输入并执行:
>>>print(“hello”) >>>print(12) >>>print(2+3)
仔细观察结果,思考输出指令print的格式,然后小组内讨论,将结果写在导学卡上。
通过练习进一步完善补充print格式: >>>print(\加法运算2+3=\
经过不断的尝试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熟悉了编程语言的输入技巧;通过对比、讨论,总结出指令的格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拓展练习,巩固知识点(8分钟)
身高体重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标准。它的定义如下: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如:70÷(1.75×1.75)=22.86
请用print输出自己的体重指数,如:王明的体重指数是22.86 让学生先来独立思考,如何使用Print指令来完成要求,然后试着输入电脑进行实践,有问题的同学,小组内交流解决。然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师生评价,加深对print指令语法的掌握,掌握知识点。
四、小结(渗透德育)(4分钟)
根据板书和导学卡回顾、梳理本节课知识点,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会打开Python的运行窗口IDLE,能够熟练掌握输出指令print的语法,会进行指令的编写,就已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进行德育渗透: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要付出努力与汗水,愿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点滴积累,不断思考、探索,勇于创新,用技术服务于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板书
1.认识Python ? Alpha Go——计算机程序——Python ? Python的编程环境——IDLE ? Python的第一个指令
——print(内容1, 内容2,内容3)
《认识python》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个词绝不过分,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中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程序)应该有个模糊的了解,但不具体,没有理论知识;已经学习过Office等办公软件,对软件操作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初中生思维活跃、接受知识能力强,吸收快,通过正确的引导,对学习编程会有很大的兴趣和动力。
《认识python》效果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完整,设计独特,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的更新上,对教学内容的驾驭与处理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上,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索上,均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
一、把握重点,巧妙设计
《认识python》一课中,用幻灯片的演示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闯关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二、创设情境,体会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首先通过热点新闻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思考的同时,也感到很兴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力。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任务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
三、自主探究,灵活机动
该教师在学生练习阶段突出了自主性学习特点。 首先,选择的主题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其次,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
《我为区运添风采》教材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