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 4 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 另一个角
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对顶 角。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
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 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 到直线的
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 8 个 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 EF 的同侧,具有这种位
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 EF 的两侧,具有这种位 置关系的两
个角叫内错角。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 EF 的同侧,具有这种 位置关系的
第 1 页
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 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 b (在同
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以上性质可简单说成: 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命题、定理
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第 2 页
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 “如果 ,, ,那么,, ”的形式。 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 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 题设,用 “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3.真命题:正确的命题,题设是成立,结论一定成立。 4.假命题:错误的命
题,题设是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
5. 定理 ;经过推理证实得到的真命题。 (定理可做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 (五)平移 1.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
距 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变换 (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物体的 形状和大小。
2.平移的性质
①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 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新图 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 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 这两 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 实数
一、算术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a,那么这个 正数 x 叫
做 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a。0 的算术平方根为 0; 2.平方根:如果一个数
2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a,那么数 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 (或二次方根 )。 3.开平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 (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 4.平方根性
质:正数有 2 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是互为相反数; 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立方根
第 3 页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