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温度 装置I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放入40℃恒温环境中。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处,则所需时间I>II。 锈蚀的速率I<II;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_______。 ②氧气含量 _________。 ________。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 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集气瓶中加入10mL氯化钠溶液;装置II集气瓶中加入10mL乙醇。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处,则所需时间I < II。 _______。 且U型管中液面均由b处上升至a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
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7、(9分)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三种,化学小组的同学
对该粉末进行探究。 (1)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粉末由铜、锰组成; 猜想二:该粉末由铁、锰组成; 猜想三:该粉末由铁、锰、铜组成; 猜想四:该粉末由 组成。
(2)查阅资料:金属锰不能被磁铁所吸引,锰和FeSO4 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Mn元素在生成物中显+2价,生成物的溶液为浅粉色。 (3)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①证明粉末中是否含有铜 ②证明粉末中实验操作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 取5.5克粉末放入烧杯,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 实验现象 有少量红色粉末不能溶解。 是否含有 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干燥,称量固体为5.52克。 ③证明粉末中另取5.5克粉末, (用物理方法), 5
是否含有铁 称量剩余金属粉末为1.12克。 。 (4)初步结论:猜想___________成立;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试计算粉末原料中任意一种金属所占的质量分数(用金属名称和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为了探究其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淡黄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 质 颜 色 MgO 白色 MgCl2 白色 Mg3N2 淡黄色 Mg(NO3)2 白色 MgCO3 白色 Mg(OH)2 白色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 。 [提出猜想] 淡黄色的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1)按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氮气(关闭a、b、c,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待白磷不再燃烧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a、b,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至A中的水进入B时,打开c,继续充气。)
(2)实验验证的方法是 。
[实验结论] 猜想是正确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 (1)氮气选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2)本探究活动对物质燃烧新的认识是 。
9、(8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
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
过氧化钠
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 CO2 + 2NaOH Na2CO3 + 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燃着木条
缓缓通入N2
6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变化。
过氧化钠
水
A B C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稀盐酸
过氧化钠
大理石
氢氧化钠 溶液
A B C D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② 象有________,C装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置中有气泡出现。 C装置作用是_______。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③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条在D内进行检验。 应并生成氧气。 7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
“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
由是________。
10、(6分)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Ca(OH)2],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
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①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钙、碳酸钙;③ 。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实 验 步 骤 ①取样品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 ② 。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大量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钙已经变质。 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变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 (4)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Ca(OH)2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