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文: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人生有许多图景像四季的风景一样美丽,但我们的眼睛却常常熟视无睹,为什么呢?因为心灵的麻木。触动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双眼饱含感动的泪水,只有这样,心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而你的笔下才会流淌出动人的文字。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 2、提炼素材。 3、整体构思。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2、调动生活情趣。
3、要抓独特感受。 触动点的要求:
1、新颖。 2、独特。 3、真实。 材料的选择
1、着眼于“小” 2、着眼于“真” 3、着眼于“深”
常见问题:
一、缺少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只有冗长的平淡的叙述,缺少感人的力量。
例1:
原 稿:中考分数查询那夜,我告诉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说不要紧。他拨了号码,我心里非常害怕。
修改稿:记得那是一个静得令人可怕的夜晚,我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因为今晚就能查询中考成绩。我低着头请求爸爸说晚一些查吧。爸爸却说不要紧。他开始拨号码了,平日优美的拨号声现在显得格外刺耳,每一声都敲击着我怦怦直跳的心。 二、素材中意蕴发掘不足。
例2:
原 稿:我开始怀疑,怀疑这个世界。
修改稿:多么令人震惊的一幕,小小年纪的他,已成为不劳而获、骗人钱财的社会渣滓;在我们愤慨万分的同时,我们的心灵是不是该进一步地扣问:这个少年是不是一个受害者?一个青春少年没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却坐在集市上行乞骗钱:试问,中年人有没有责任?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哪里?社会有没有责任?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到底有多少漏洞和隐患?……
请寻找出下列例文的触动点
母亲的手(节选一)触动点
庄 因
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
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母亲的手(节选二)触动点
庄 因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人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月 亮 桥 触动点
柏启平
月牙儿轻挂在月亮桥的古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月亮桥上和同伴们跳龙门、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老祖母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老祖母的小小脚。远处田野的蛙声,月亮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月亮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月亮桥的古树上。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 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草垛,挺拔的秀木佳树,吱呀吱呀如歌如诉的桥下水磨,与月亮桥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1、训练目标:
写人,触动心灵的场景、话语、或微笑。
2、作文要求:选择你身边曾经触动你灵魂的人物,抓住其特点,认真构思,写
一段文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时间20分钟。
3、评改标准:
1、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工整、规范;
2、是否抓住了触动点;
3、是否通过细节挖掘触动点的意蕴; 4、故事是否具有真实性;
用时 字数
一句话设计开头 216 360 450 一句话设计结尾 互评: 评阅人 年 月 日 4、课外补救:
检查作文,注意以下三点,并修改作文:
1、你所选的触动点是什么;
2、文中采用何种手段刻画这种触动点的描写; 3、你的触动点有什么特点。
结合评语和课堂上的互动,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评 自评: 年 月 日 5、课外材料积累:
选择喜欢的写触动心灵的人的片段,认真阅读,做好摘抄。
在一周里面去发掘一件你最受触动的事,认真感悟,写好感悟日记。 6、课外多积累
1、有关触动心灵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章 7、课外多阅读
俗话说:“读十篇能写好一篇,就是收获。”这是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课外必须多读,勤于分析思考,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
附:
评语参考套路:
**同学的这篇文章抓住了……,运用了……手法、结构,通过……来刻画了触动点,并表露了……感情。语言优美。我想,如果加上……,是不是会好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