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目标要求】
1.记住南北朝时期的朝代及顺序;
2.南朝时江南地区 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主 要原因; 3.记住并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 【课堂热身】
活动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 ,仍以 为南朝的都城。
南朝2.宋的统治结束之后, 、 、 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
与 个王朝为“ ” (420—589)。
北朝 3. 439年,强盛的 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开始。534年,北魏分裂为
和 。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581 年,北周覆亡。因此 、 、 和 、 都在北方,历史上将
南 其合称为“ ” (439—581)。 方 经济 1..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适宜 、 等作物的生长,具的 江南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发地区展 2.南朝时,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明显的发展, 、 、 等技术有很大
的开与 提高。 北发 3._____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他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方 一个缩影。 民族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 北魏2.主要内容有: 融(1)借鉴汉族的______ ____和__________制度,实施一系列新制度,加强对经 孝文济和官吏的管理。 帝的(2)迁移都城。______年,从_______迁至_______。 改革(3)大力推行学习__________的政策。具体表现为:______ ___ 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请学生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图表:
( 北朝 ) 东魏 → 北齐
蜀→ — 十六国→ 北魏 ↓
↓ 西魏 → 北周→隋(589年)
东汉 魏→ → →西晋 ↑
↑ 东晋→( )→( ) →( )→ ( )
吴→ — — ( 南朝 )
探究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
1.想一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遇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危机?怎样解决?
2.结合课文,归纳出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实行新制度:学习 政治经济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2)迁都:从平城迁到洛阳
看课本地图:平城、洛阳的位置,注意与黄河的关系,想想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3.学习汉族的文化风俗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
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魏书》
A、服饰:( )C、姓氏:( )
B、语言:( )D、婚姻:( )E、教育:( )
探究三:
(1)说一说:通过改革,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了什么?汉族又向少数民族学习了什么?
(2)想一想:从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通婚姻的表象中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交往增多, 趋势明显增强。
1. 阅读课文,理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2
学生总结,老师评价。 【达标检测】
1.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 贵族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 )
A.439年 B.494年 C.495年 D.498年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 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4.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 ( )
①迁都洛阳 ②将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 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
A. 匈奴语 B.汉语 C. 鲜卑语 D.胡语 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大力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7.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 A.商鞅变法 B.贞观之治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 A.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B.北方民族渐趋融合 C.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D.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0.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 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D.福建、广 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11.江苏南京虎踞龙盘,曾是产生过重大历史影响的六朝古都。下列政权中不曾定都于此的是( )
A.东吴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3
12.南朝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我们今天江苏的( ) A.南京 B.扬州 C.苏州 D.徐州 13.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
①宋 ②齐 ③梁 ④陈 ⑤北魏 ⑥东魏 ⑦西魏 ⑧北齐 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14.情境分析: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 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 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 员结成了亲家。
(1) 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4)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4
第19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
【课堂热身】
南朝与北朝:1.宋 健康 2.齐朝、梁朝、陈朝 南朝 3.北魏 东魏和西魏 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 北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1.水稻、 茶叶 2.织锦、造 纸、制瓷 3.健康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 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 民,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 2.(1)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494年 平城迁至洛阳 (3)汉族文化习俗 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 改汗姓(4)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 魏的统治,而且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 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 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达标检测】1.A 2.D 3.D 4.C 5.B 6.A 7.C 8.B 9.D 10.D 11.B 12.A 13.C
14.情境分析:(1)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 改汗姓(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3)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不仅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 魏的统治,而且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 等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 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