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9年全国节水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8:08: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我国降水量分布很不平衡,地理差异很大,表现为(C)。 A.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2.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气候较为湿润和多雨的东部与南部地区,(C)地区则河流稀少,且有较大范围的无流区。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江河水和地下水

4.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严重不匹配,(C)。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C. 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 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5.黄河流域多年平均蒸发能力达到1100毫米,上游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年蒸发量最大的地区,最大年蒸发量可超过(D)毫米。 A.100 B.500 C.1000 D.2500

6.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干旱频发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干旱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干旱只发生在干旱地区 B. 南方地区不会发生干旱 C. 汛期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D. 干旱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任何地点

7.2002年,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国函〔2002〕117号)(以下简称《规划》),并且提出“要按照‘先(A)后调水,先()后通水,先()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 A. 节水 治污 环保 B. 用水 治污 环保 C. 节水 污染 环保 D. 节

水 治污 开源

8.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A)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约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A.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 B. 水资源短缺、管理不严、浪费严重 C. 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 D.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浪费严重

9.受季风气候及地形、地质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未来,我国的水旱灾害会(C)。 A.逐渐减少 B.逐渐消亡 C.长期存在 D.不能肯定

10.(C)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资源量最少的河流。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淮河

11.在影响农业干旱的因素中,自然因素起主要作用。我国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干旱有着不同特点,其中秦岭、淮河以北(A)最突出,俗称“十年九旱”。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12.我国多年平均降水(B)毫米左右。

A.100 B.640 C.2000 D.4000

13.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为全球陆域平均水平的83%,人均水资源量约(C)立方米。 A.21 B.210 C.2100 D.21000

1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B)位。

A.1 B.6 C.20 D.100

15.丰水年与枯水年的降雨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C)。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其干流流经我国(C)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A.3 B.5 C.11 D.20

1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B)的河流。 A.水量最大 B.含沙量最高 C.流域面积最广 D.流经里程最长

18.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为(C),即为极度缺水。 A.1700~3000立方米 B.500~1000立方米 C.500立方米以下 D.300立方米以下

19.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A)。 A.受季风气候影响 B.受河流影响 C.受地势影响 D.受地表植被影响

20.“空梅”主要是指发生在我国哪一地区的少雨现象?(D)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1.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A)定为“世界水日”。 A. 3月22日 B. 7月1日 C. 8月15日 D.12月22日

22.2017年我国分行业用水量占比最大的是(C),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左右。 A. 生活用水 B. 工业用水 C. 农业用水 D. 生态用水

23.(B)是1949年以来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南等省提供了丰富的电力及灌溉水源,对黄河下游的防洪起到了重大作用。 A.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B.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C.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D.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24.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下列哪个工程不是?(D) A.121雨水集流工程 B.渴望工程 C.380饮水解困工程 D.坎儿井工程 25.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沉降下陷。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是(D)。 A.北京 B.天津 C.保定 D.上海26.遇特大或重大干旱情况暂时不能满足生态需水时,应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B)进行生态修复,弥补生态用水需求。 A.人工增雨 B.调水 C.开挖输水渠道 D.应急打井、挖泉

27.长江干流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D) 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山东

28.(B)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湖泊,后来慢慢干涸了。 A.艾比湖 B.罗布泊 C.艾丁湖 D.乌伦古湖

29.1952年河南省新乡地区建成的第一座引黄灌溉工程(C),开了在黄河下游利用水资源为两岸人民造福的先河。 A.人民健康渠 B.民族胜利渠 C.人民胜利渠 D.民族繁荣渠

30.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A)。 A.宜昌市 B.宜宾市 C.

襄阳市 D.武汉市

31.以下地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B)。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地区

3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ABC)。 A.生活用水 B.生产用水 C.生态用水 D.景观用水

33.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类型包括:(ABCD) A.资源型缺水 B.工程型缺水 C.水质型缺水 C.管理型缺水

34.跨流域、跨省区(区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保障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B.遵循“统筹兼顾”原则,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兼顾生产和生态用水。 C.坚持“统一调度”原则,协调解决好与应急调水有关的地区、部门以及行业之间的关系。 D.体现“可操作性”原则,预案应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对水量应急调度工作能够发挥具体指导作用。

35.我国抗旱减灾面临的形势及挑战有(ABCD)。 A.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干旱灾害长期存在 B.现有抗旱减灾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严重干旱 C.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增加了极端干旱发生概率 D.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对干旱的敏感性增强 36.某地区降水的季节内变化和某个季节内总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该地区的哪些方面?(ACD) A.水资源调配 B.分布均匀 C.工农业生产 D.人民生活

37.水循环的影响因素有(ABD)。 A.气象因素 B.下垫

搜索更多关于: 19年全国节水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 的文档
19年全国节水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suun442de05ej21u0rq9kfa25180i00k7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