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时间 ≤8 抗渗压力/MPa 横向变形能力/mm 无处理 ≥0.5 ≥2.0 ≥0.7 潮湿基层 ≥0.7 粘结强度/MPa 碱处理 ≥0.7 浸水处理 ≥0.7 抗压强度/MPa 耐碱性 耐热性 注:a)地辐射采暖应加做此项目。 b≥12.0 无开裂、剥落 无开裂、剥落 b)干燥时间项目可根据用户需要及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条文说明: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中的Ⅰ型产品性能主要表现为刚性材料的特点,所以列入防水砂浆的范围。 4.5.5防水砂浆的厚度应符合表4.5.5的要求。 表4.5.5防水砂浆的厚度 防水砂浆 掺防水剂的防水砂浆 厚度(㎜) ≥20 涂刷型 ≥2.0 掺聚合物的防水砂浆 抹压型 ≥15 4.6密封材料 4.6.1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腐蚀性和耐霉变性。
4.6.2密封材料应与水泥/混凝土、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 4.6.3用于热水管管根部、套管与穿墙管间隙嵌填的密封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
5.防水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住宅室内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确保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不影响建筑的承载力; 2 因地制宜设计住宅室内相应部位的构造系统; 3 设计排水系统; 4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5设计并绘制细部构造图。
5.1.2不得随意改变既有设施、设备管线系统。
5.1.3 住宅建筑室内凡设有生活用水点的场所,如卫生间、厨房、设有生活用水点的封闭阳台等,均应进行防水设计,并应有完善的技术措施。
5.1.4住宅室内防水的技术措施包括室内墙体的防水、防潮,楼、地面的防水、排水,独立水容器(如室内戏水池等)的防水、抗渗。
5.2功能空间防水设计
5.2.1 卫生间
1 卫生间楼、地面应有防水,并设地漏等排水设施;门口应有阻止积水外溢的措施,墙面、顶棚应防潮;当有非封闭式洗浴设施时,其墙面应防水。
2 卫生间不应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厨房和无用水点房间的上层,排水立管不应穿越下层住户的居室,且不应安装在与卧室相邻的墙面上。
3 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厨房和无用水点房间的上层时,应避免支管穿过楼板的做法,并切实做好防水、隔声、方便检修等技术措施。
4 卫生间水平管道在下降楼板上采用同层排水措施时,应严格做好楼板、楼面的双层防水,对降板后可能出现的管道渗水应有严格密闭措施;且宜在贴临下降楼板上表面处设泄水管,并增设独立的泄水立管的措施,以防出现\水盆\现象。 5.2.2厨房
1 厨房墙面宜防水,顶棚应防潮;厨房布置在无用水点房间的上层时,楼面应有防水; 2 当厨房设有采暖系统的分集水器、生活热水控制总阀门时,楼面、地面宜就近设地漏;且应考虑防水、排水坡度和地漏返味的技术措施;
3 当厨房设有地漏时,排水支管不应穿过楼板进入下层住户;排水立管不应穿越下层住户的居室;
4 厨房的排水立管和洗涤池不应安装在与卧室相邻的墙体上;
5.2.3设有生活用水点的封闭阳台,墙面应防水、顶棚宜防潮,楼、地面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5.2.4独立水容器
1 不得利用建筑的本体结构作为此类水容器的一部分; 2 水容器宜有整体的防水构造;
3 现场浇注的水容器应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设计。
5.3 技术措施
5.3.1防水楼、地面
1 无地下室底层地面的垫层宜采用C15混凝土刚性垫层,最小厚度为60mm。楼面基层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当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条板时,其板缝间应用防水砂浆堵严抹平,并沿通缝涂刷宽度不小于300mm的防水涂料形成防水涂膜带。
2 应采用C10~C15细石混凝土做找坡层或找平层,最小厚度为30mm,表面抹平;找平兼找坡层时采用C20细石混凝土;
3 需设填充层铺设管道时宜与找坡层合并,应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最小厚度为50mm; 4 应慎重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做法;
5 当墙面采用防潮做法时,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应不小于150mm。
6 有排水的楼、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空间面层20mm或做挡水门槛,无障碍要求为15mm且为斜坡过渡;
7 有排水要求的房间应绘制放大布置平面图,以门口及沿墙周边为标志标高,应标注主要排水坡度和地漏表面标高;
8 面层宜采用不透水材料和构造。排水坡度为0.5~1%,当面层粗糙时排水坡度应不小于1%; 9 应重视地漏、大便器、排水立管等穿越楼板的管道防水封堵,穿越楼板的管道应设置防水套管,其高度应高出装饰地面20㎜以上;套管与管道间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实。 5.3.2 防水墙面
1 设防空间:卫生间、厨房、设有生活用水点的封闭阳台等;
2 设防高度:当卫生间有非封闭式洗浴设施时,其墙面防水层高度应不小于1.8米。其余情况下宜在距楼、地面面层1.2米范围内设防水层;(内装修查询)
3 轻质隔墙用于卫生间、厨房时,应做全防水墙面。其根部应做C20细石混凝土条基,距相连房间的楼、地面面层不低于150mm。 5.3.3 防潮墙面、顶棚
1 在防水墙面的设防空间内,除防水墙面外均应为防潮墙面,宜采用防水砂浆处理; 2在防潮墙面的设防空间内,均应做防潮顶棚,宜采用防水砂浆处理。 5.3.4 独立容水器的防水、抗渗
1 受力壁体宜为200mm厚,C30、P6结构自防水钢筋混凝土; 2 应在池体内侧设置防水层;
4 设备与容器壁体连接处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5.4细部构造
5.4.1 厕浴间防水细部构造 1 厕浴间防水平面构造见图5.4.1-1。
图5.4.1-1 厕浴间防水平面构造
2.厕浴间防水细部剖面构造见图5.4.1-2,图5.4.1-3。
图5.4.1-2 厕浴间防水细部剖面构造
图5.4.1-3同层排水卫生间防水细部剖面构造
3. 厕浴间防水构造层见图5.4.1-4
图5.4.1-4 厕浴间防水构造层 4.套管防水剖面见图5.4.1-5 图5.4.1-5 套管防水剖面
1. 转角墙下水管防水构造见图5.4.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