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
2P2O5
B.加热小苏打粉末 2NaHCO3Na2CO3+H2O+CO2↑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NO3═Cu(NO3)2+2Ag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硫酸钾溶液 MgCl2+K2SO4═MgSO4↓+2KCl 2.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 A.CO、CO2
B.Zn、Fe
C.HCl、H2SO4 D.Ca(OH)2、NaOH
3.Znx(OH)y(CO3)z是制备功能材料ZnO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x,y、z为正整数)。在如图热分解装置中加入54.7 g
Znx(OH)y(CO3)z,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A增重5.4g,装置B增重8.8g(加热前后均通一段时间N2;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量足,实验操作正确;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x=y+2z
B.生成的ZnO质量为40.5g C.x:y=5:3
D.若无装置C,则y与z的比值偏小
4.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碳原子容易得到4个电子,可推测常温下碳化学性质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时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的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5.若某实验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 ) A.NaOH固体 B.NaOH溶液 C.浓硫酸 6.下列物质中,属于微溶性盐的是( ) A.Ca(OH)2 B.CaSO4
C.BaCO3
D.Ba(NO3)2
7.下列区分化肥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D.生石灰
A.(NH4)2SO4与NH4Cl:加熟石灰研磨 B.NH4HCO3与K2SO4:闻气味 C.NH4NO3与KCl:加水溶解 D.CO(NH2)2与磷矿物:观察外观
8.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a为Mg,b为Al
9.一种铬的氧化物可用作油漆颜料,其中Cr的化合价为+3,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A.Cr2O5 B.Cr2O3 C.Cr3O2 D.Cr3O4
10.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
B.氧化铁和盐酸
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11.将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下列物质中不能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Na2CO3 B.CuCl2 C.CO2 D.Ba(NO3)2 12.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溶液会增重
B.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在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把Fe丝分别插入Zn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3.“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D.常喝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都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肥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一定不是氮肥 15.下列选项中方程式和分析均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化学方程式 S+O2SO2 分析 该反应的现象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该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该反应可以用于氢气的制取 该反应可用于提取铁矿石中的铁 Mg + O2=2MgO 2H2O2Fe2O3+3CO2H2O+O2↑ 2Fe+3CO2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如图为登阶梯游戏图,一定条件下甲乙两同学从1号阶梯出发,甲组相邻阶梯能反应可向上攀登;乙组下一阶梯上的物质能一步转换为上一阶梯上的物质,可向上攀登:请回答:
(1)能代替阶梯4上的金属是_____(写化学式,任意写一个) (2)阶梯上1和2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阶梯上6﹣9的物质分别是硫酸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①阶梯上9号是_____(写化学式)
②由阶梯7攀登到8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7.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氯化钠 溶解度/g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10 35.8 20 36.0 30 36.3 40 36.6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g. (2)在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氯化钠_____(填“>”、“=”或“<”)碳酸钠.
18.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 已知:①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②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
③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根据上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Z代表______(填“甲”、“乙”或“内”)。 (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______。 (3)结合题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b.将t3℃时等质量乙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t3℃时,分别将乙和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丙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多 d.改变同一条件可以使甲、乙、丙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三、简答题
19.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______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______,则分解不完全。
(3)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化合成甲酸(HCOOH),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1)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_____;
(2)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取2.0g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10ml,振荡,观察到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红。据此现象你能得出亚硫酸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依次是_____、_____。
(3)用稀盐酸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实验题
21.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下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