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由于 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2.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南半球的气压带呈 状分布,原因是 。 (2)北半球的气压带呈 状分布,原因是 。 3.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 随季节而消长, 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4.季风:
(1) 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
(2)风向:夏季:风从 吹向 ;冬季:风从 吹向 。
(3)成因: 、 。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1:阅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读7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压切断,其中 (又叫 )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 上。据此填下图名称:
(2)读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60°N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 压切断,尤以 (又称 )最为强盛,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 上。据此填下图名称:
探究活动2:阅读“季风环流”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读图3,完成下列表格:
东亚、南亚季风比较
地区 季节 源地 风向 性质 形成原因 分布 蒙古、西伯利冬季 亚 东亚 副热带太平夏季 洋 蒙古、西伯利冬季 亚 南亚 夏季 赤道附近印度洋 寒冷干季风 燥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 差异 半岛等地 高温多季风 雨 温和干 差异 季风 燥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 炎热多气压带和风带的 季风 雨 移动
(2)为什么说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3)南半球有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为什么不叫季风气候?
[拓展延伸]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试分析:为什么说亚洲东部形成了“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
【学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