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近现代中国外交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 、史实
①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③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
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 新中国的外交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建国初期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②成就:⑴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⑵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⑶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⑷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 70年代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②成就 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⑶中日建交
4、 改革开放后①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②成就 ⑴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⑵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xx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 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三.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四. 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1、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巩固训练
1.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与这句名言相关的是( )
A.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B.xx年温家宝在中欧合作会议上的发言 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D.xx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发言
2.周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假如你们班举办一次“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图片展,你会选用下列哪些图片?(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4.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
公 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6.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 “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这首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争的民族战歌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游击队之歌》 C.《黄河大合唱》 D.《大刀进行曲》 8. 周恩来与印度、缅甸总理共同倡导,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9.xx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一班同学精心收集了一些珍贵图片,重温历史,向祖国母亲致敬。请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三是一次运动中的口号,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图四为乔冠华率新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开怀大笑的场景,在这一次会议前期,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图四与图三相比,中国的外交结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上面三幅图中,哪一图片最能反映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
答案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