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汪珂
【摘 要】摘 要:宿州是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物流是很重要的一环。宿州地处皖北,近年来农业经济发展较好,在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均得到重视,产量稳步提升,经济效益也十分喜人。但是,相对于农产品不断增加的产量和规模,物流的发展并不能跟上脚步,特别是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人才的供给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问题。 【期刊名称】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19)005 【总页数】4
【关键词】宿州;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对策
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开展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力求为宿州农产品物流的稳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文中分析了发展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内部优势和缺点,并研究了在现阶段发展中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在分析中始终围绕农产品物流这条主线进行具体问题的介绍和剖析。最后,提出发展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六点对策及建议,涉及完善地方政策和法规、加大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等方面。
前言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资源丰富,特色鲜明。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126亿元,增长9.7%;财政收入114.3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增长13.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75元和
8147元,分别增长9%、13%。宿州现代农业提速升级,粮食总产79.3亿斤,实现“十一连丰”,小麦单产再创新高。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扎实推进,20个示范基地及园区完成投资7.9亿元,产值92.6亿元。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居全省首位。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9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38家,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但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需要对整体战略进行规划,才能适应宿州经济的发展。在宿州市农委正在编制的“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中,特别提到农产品“丰收但不增收”和“卖难”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农产品物流的问题,涉及的重要问题有,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落后和冷链物流的设施设备的缺少,另外农机配套服务力量依然薄弱,目前,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在补贴额度上,没有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这些问题的暴露和重点的提出都说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不足和问题对农业经济的严重阻碍和影响,是目前需要重视的发展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发展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必要性和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宿州农产品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的一个分支,最早在1901年,在美国政府《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中论述了涉及农产品物流的各种费用和重要影响因素[1],此报告主要由美国学者约翰(John.F.Growen)编撰,属于全球范围内第一次论述农产品物流此方面的内容,开辟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历程。
(一)国内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在国内对于物流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作为其分支的农产品物流的相关研究就更加滞后。但随着互联网概念和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物流产业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将现代互联网与现代物流引入农产品的流通的相关领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来指导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国内的农产品物流经过不断的探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很多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理念:一是分析国内农产品物流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产销之间的壁垒,以及基础设施的落后,另外,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也存在滞后的问题。二是通过分析国外的发展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借鉴。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物流方面的重点措施和方法之后,提取出合理之处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不同区域的特点相结合,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特点的意见与建议。三是提出农产品物流发展策略。如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四是研究供应链在农产品物流中的作用。并不断将互联网和供应链等理论与发展成果运用与农产品物流的实际操作,并不断发展创新。 (二)宿州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在宿州地区及周边地区,消费者对典型农产品有较好的需求,砀山县的水果特别是砀山梨更是宿州乃至全省、全国知名的水果品牌。在市场需求方面,更是呈现欣欣向荣的场面,在皖北及全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各类市场主体更是有较好的市场需求。这和以往的市场需求相对单一,消费群体单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
从宿州市的农业发展目标可以看出,在总结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情况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