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102044 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本条考试的重点 1.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
主要掌握三种核算的基本概念、特点,尤其是业务核算的特点。 (1)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由于会计记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据。 (2) 业务核算
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它的特点是,对个别的经济业务进行单项核算。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和业务核算资料,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客观现状的大量数据,按统计方法加以系统整理,表明其规律性。它的计量尺度比会计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 2.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包括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主要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和比率法
重点掌握这几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形式,尤其是要掌握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会用因素分析法来分析某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通常有下列形式。
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例题: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为500m3,单价720元/m3,损耗率为4%。实际产量为550m3,单价730元/m3,损耗率3%。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由于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了()元。
A. 43160 B. 37440 C. 5720 D. 1705 答案:C
解析: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某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的步骤。 首先要确定分析对象,根据题意为商品混凝土;
其次确定该指标由产量、单价和损耗率组成,其排序为产量、单价和损耗率; 将目标数相乘得到替代的基数为:500*720*1.04=374400元 第一次替换产量因素得:550*720*1.04=411840元 第二次替换单价因素得:550*730*1.04=417560元 因此,由单价提高使费用增加为:417560-411840=5720元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2)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和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重点掌握这几种成本分析的对象、依据、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资料来源是:预算成本来自投标报价成本,目标成本来自施工预算,实际成本来自施工任务单的实际工程量、实耗人工和限额领料单的实耗材料。 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 月(季)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
年度成本分析:企业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而项目成本则以项目的寿命周期为结算期,要求从开工到竣工到保修期结束连续计算,最后结算出成本总量及其盈亏。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除进行月(季)度成本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
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营效益(如资金调度、对外分包等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 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竣工成本分析; (2)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
(3)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背景资料:
某建筑公司承担一大学新校区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主要项目有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为此,公司按成本管理的方法,开展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分析、计算成本偏差和进行成本核算等。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时,目标成本应来自()。 A 概算成本 B投标报价 C 施工预算 D 实际成本 答案:C
2.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分析进程中,实际偏差的获得是比较()。 A 实际成本与实际收入 B 实际成本与施工预算成本 C 实际成本与概算成本 D 实际成本与估算成本 答案:B
3.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来源的施工成本分析方法是() A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B 月(季)度成本分析
C 年度成本分析 D 竣工成本综合分析 答案:D
4.进行工程项目竣工成本综合分析,可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是( )。 A 新校区工程项目
B 单项工程,如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 C 单位工程,如图书馆土建工程 D 分部工程,如图书馆打桩工程 答案:C
2Z102050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 1Z202051 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本条考试重点: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或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对方确认后执行。
2.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工程变更的估价
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约定:在以下情况下宜对有关工作内容采用新的费率或价格。
第一种情况(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才能调价)
如果此项工作实际测量的工程量比工程量表或其他报表中规定的工程量的变动大于10 %
工程量的变化与该项工作规定的费率的乘积超过了中标的合同金额0.01% 由此工程量的变化直接造成该项工作单位成本的变动超过1% 这项工作不是合同中规定的“固定费率项目”
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规定的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若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时,其对应的综合单价按下列方法确定:
合同中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合同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 合同中只有类似于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
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与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有偏差,该偏差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产生影响,则是否调整综合单价以及如何调整应在合同中约定。若合同未作约定,按以下原则办理:
(1)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内时,其综合单价不做调整,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2)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外时,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其综合单价及对应的措施费均应予以调整。调整的方法由承包人对增加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的工程量提出新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背景资料:
某混凝土分项工程,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直接费为400元/m3,间接费费率为13%,利润率为10%,营业税税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和教育费附加费率分别为营业税的7%和3%。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提出了一项工程变更,业主认为该变更使混凝土分项工程量大幅增加,已超出了合同约定的幅度,须执行新的综合单价。经与承包商协商,间接费和利润调整系数分别定为0.9和0.8 。则: 根据背景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该工程综合计税系数为()。 A. 3.3% B. 3.41% C. 13% D. 29.3% 答案:B
2.该混凝土工程合同约定幅度范围内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 A 498元/m3 B 514元/m3 C 536元/m3 D 580元/m3 答案:B
解析:直接费为400元/m3
间接费为:400*13%=52元/m3 利润=(400+52)*10%=45.2元/m3
税金=(400+52+45.2)*3.41%=17元/m3元/m3 全费用综合单价为=400+52+45.2+17=514元/m3
3.该混凝土工程超出合同约定幅度部分的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 A 437元/m3 B 440元/m3 C 452元/m3 D 499元/m3 答案:D
解析:直接费为400元/m3
间接费为:400*13%*0.9=46.8元/m3 利润=(400+46.8)*10%*0.8=35.74元/m3 全费用综合单价为=400+46.8+35.74+16.45=499元/m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