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20:57: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

和凝固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 C.树叶上的露珠

D.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2. 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

是 (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3. 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B.沥青属于晶体

D.沥青被烤化时其温度降低

4. 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B.一定处于液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水结冰时要放热 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6. (3分)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7. 冰雕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 A.5℃ B.1℃ C.-5℃ D.-10℃

8.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A.晶体的熔化过程 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B.晶体的凝固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9. 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0. 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 )

A. B.

C.

D.

11.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 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

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 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

12.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268℃时,氢是固态 B.灯泡的

灯丝用钨

制成,

不容易熔化 D.水银温度计

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在-化 40℃

13. 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夏天,吃冰棒解暑 B.冬天,将水箱中的水放掉 C.将熔融玻璃制成玻璃板 D.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二、填空题

14.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15. 小丽在实验室中探究花生油的凝固规律时观察发现:花生油在降温过程中,当油温下降到12 ℃时,花生油中产生一些絮状物,油变得浑浊;在油温由12 ℃下降到4 ℃的过程中,花生油中絮状物逐渐变多,最终花生油变成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及现象分析可知:花生油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6. 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________(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________趋于一致.

时不能使用

17. 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________(填“会”

或“不会”)熔化.

18.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 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________态.

四、填空题

20. 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填“固”或“液”)

五、实验题

21.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

(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态. (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22. 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________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 ________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__ 态,该物质为 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23.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

(2)他们发现所测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_.

(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________(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六、简答题

24. 一天橘子林中的气温不断地下降,焦急万分的农场主等待着最新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晚上气温将继续下降,严寒的天气可能会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真想提前采摘,可是橘子还没有成熟.没有办法,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把长长的水管拖进来,对着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的下降,水结成了冰.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冰保住了橘子.冰怎么可能保温呢?你能根据所

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tayl24kp33gyk618jsm0fvam2gysn007i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