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三调研卷
化 学 2014.4
相对原子质量:K-39 Na-23 O-16 H-l C-12 S-32 Cl-35.5
Ba-137 Zn-65
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4.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红烧鱼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土豆 5.人体内碘元素过量易导致 A.侏儒症 B.佝偻病 C.甲状腺疾病 D.贫血症 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钾 B.金属铜 C.金刚石 D.干冰
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92 B.质子数为92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做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用氮气做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硬水 C.矿泉水 D.生理盐水 10.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值,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 7.35~7.45) D.胃液(0.8~1.5) 11.下列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性质 C.溶质、溶剂的多少 D.温度
12.模型法作为科学思维的一种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处理实际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别用“○”、“●”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下列气体物质的模型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
13.下列硫的化合物中,硫元素显+4价的是 A.SO3 B.H2SO4 C.Na2SO4 D.H2SO3 1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15.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中含有21个原子 B.阿司匹林属于有机化合物
C.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16.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盐酸反应;Z能从Y的化合物溶液中将Y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 B.Z、Y、X C.X、Y、Z D.Y、Z、X
17.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小苏打焙制的食品 18.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1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20.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g NaOH固体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100mL量简量取88mL水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 21.向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铁 B.氧化铜 C.氯化钡 D.氢氧化钠
22.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3. 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温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24.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SO42、NH4 B.Na、Ba2、NO3、Cl
++--+--+
C.H、Ca2、Cl、CO32 D.K、Cl、SO42、Cu2 25.对于化学反应X+Na2CO3=2Y+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X一定是熟石灰 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
26.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 一定是铁
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 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2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3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B.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Cl、稀HCl、NaOH、石蕊 B.NaOH、NaCl、稀HCl、FeCl3
C.Na2SO4、K2CO3、BaCl2、稀HCl D.Na2CO3、稀HNO3、稀HCl、CaCl2 30.某NaOH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KOH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m=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KOH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KOH的一种 D.若样品中不含A,则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小于7. 3%
非选择题(共40分)
31.(5分)请从H、N、O、K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两个氢分子 ▲ (2)一种金属阳离子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一种碱 ▲ (5)一种复合肥料 ▲ 32.(4分)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 (3)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 (4)小苏打受热分解 ▲ 33.(7分)目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许多有识之士正在研究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再利用 技术。右图为普通电池(锌锰电池)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 分析回答:
(1)废旧电池内含有的一种有机物名称是 ▲ ____。 (2)小李同学想得到⑤中纯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溶 液,并检验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实验①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 ▲ (填编号) A.滤纸破损 B.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超过了滤纸的边缘 C.烧杯不干净 D.滤液C中的物质相互反应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