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练习
题与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二章 练习题
1. 填空题
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
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
的切削方式。
,宽度愈小,
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 ~。切削速度
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1-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
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
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着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
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 变形区。1-5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 、
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
到
。
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
到
。
1-8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 hch 通常都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 hD,而要
切屑长度 Lch 通常 切削层长度 Lc。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
系数精确些。
1-10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
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
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
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
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
很大(可达 ~ 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 生
现象。
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
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
切屑的
。
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和滑动区。即
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为主。
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
1-16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
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半径。的
1-17 砂轮磨粒切削刃的排列(刃距、高低)分布的,且随着砂轮的磨损不断变化。是
1-18 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两个方面组成:1)三个变形区内变形抗 力产生的
和塑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 。
1-19 由于切削变形复杂,用材料力学、弹性、塑性变形理论推导的计算切削力的理论公式
与实际差距较大,故在实际生产中经验公式 计算切削力的大小。常用
1-20 切削热的直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切屑与刀具、工件与刀具之,因而间的
三个变形区是产生切削热的三个热源区。
1-21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上 处。
1-22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的小区尖的
域内。
1-23 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法、
1-24 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 ,红外测温法可测刀具及切屑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