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51 3 20 1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②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③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④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 11.B 12.C
13.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气候干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区无常年河流,被称为无流区。下图为“阿拉伯半岛地形图”。读图并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该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
(2)有专家提出在本区实施人工降雨以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并阐释理由。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海拔低,无冰雪融水;地形平坦,沟谷发育少,流水不易汇聚;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易下渗,因而形成无流区。 (2)不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人工降雨成本高。
或可行。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人工降雨可加大水量,缓解当地缺水问题。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3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答案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呈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受狭管效应的影响,在谷地速度加快,导致风大。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解析 (1)从材料可知,甲为绿洲,乙为沙漠。夏季沙漠增温快,气压低,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形成西北风。(2)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处,受地形影响多大风。(3)从资源、市场、技术、地价、生态等角度分析其利弊。 贯彻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掌握新形势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