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课堂实录
6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均、匀、茎、柄、蛟5个生字。
2.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知道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3. 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以及它脚巴在墙上
的牢固程度。
4.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简笔画, 练习纸 学生事先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检查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爬山虎的脚》。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爬山虎 占有 铺得均匀 重叠 叶柄 触角 嫩茎 蛟龙 痕迹 逐渐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这些词语,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 生:爬山虎 生:占有 生:铺得均匀 生:重叠
师:(指着叶柄)它画的是上面哪个词? 生:叶柄
师:对。你们看,连着叶片和茎的这部分就叫叶柄。大家一起读。 生:叶柄。 生:嫩茎 生:触角 生:嫩茎
师:你读得真准确,“嫩”是前鼻音,“茎”是后鼻音。请你带大家读一遍。 生:嫩茎 生:蛟龙 生:痕迹(
师:“痕”应该念前鼻音。大家跟我读“痕迹”。 生:痕迹
生:逐渐(zhuo渐) 师:有问题吗?
生:应该念zhu渐,请跟我念“逐渐”
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我想,以下这些句子一定也难不倒大家。老师请五位同学开火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多媒体出示: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3)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师:请你读第一句。
生: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师:好,请坐。请你来读第二句。
生: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师:你读得真流利,可惜,有一个字音念错了,这里指爬山虎的脚触到了墙,所以念zhao,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师:请你读第三句。
生: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段话很美,你把这种美感读出来了。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些句子,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没有。
师:大家真的都读懂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
的是长大了的叶子。这里的“不大引人注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太引人注意”
师:嗯,有道理。第二句中,这里的“巴住墙”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粘住墙”。
师:好,请坐。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就是“吸住墙”。 生:就是“抓住墙”。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巴住墙”就是“粘住墙、吸住墙、抓住墙”。咱们再来看看第三句。这里的“一顺儿”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看这张图(显示图片)
生:这里说爬山虎的叶尖都是朝着一个方向的,都朝下。
师:在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得好。“漾”,漾起波纹是什么意思? 生:“漾起波纹”就是’荡起波纹”。
师:最后一句中,“不几天就萎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不几天就萎了”就是“没几天就枯萎了”。)
师:同学们预习得相当不错。预习就是要这样,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还要把句子的意思弄明白。
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师:请同学们再快速地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作者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哪几个自然段是在介绍爬山虎的脚?拿出笔作作标记。
师:同学们,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爬山虎的脚呢? 生:3——5自然段
师:对,3-5自然段都在写爬山虎的脚。 三、深入研读3—5自然段,交流体会
师: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研读3——5自然段,请大家认真读读3——5自然段。想一想,你喜欢爬山虎的脚吗?为什么喜欢?哪些句子吸引了你,请你把它们画下,再多读几遍。(时间充分些)(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分别喜欢爬山虎脚三方面的学生名单)
师:好,同学们,爬山虎的脚什么地方吸引你?
生:爬山虎脚的样子吸引我,爬山虎的脚很可爱。板书:脚 师: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读懂了没。我们小组合作贴画:请四人小组根据课文内容合作来贴一贴爬山虎的脚,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信封,马上动起手来。
生:小组讨论贴画。
师:好,老师请一小组的代表上黑板贴。 师:为什么贴在这里呢?
生:因为书上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师:为什么选择这种脚呢?
生:书上说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并且像蜗牛的触角。 师:其他同学跟他贴得一样吗? 生:老师,我贴的跟他的不一样。 师:你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徐老师,我是这样的。
师:你真会读书。读书就是要这样,把文中的每个词都读清楚,想明白。你看,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多么细致呀!现在,你知道爬山虎的脚什么样了吧。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读第三段。 师: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第三段。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使我们一听就知道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什么地方吸引你? 生: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它很有毅力。 师: 板书:爬
师:它究竟是怎么爬的呢?是哪几句话呢? 生:读第四段话
师: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样”是怎么样?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先来完成第一题。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找出相关的动词,写下来。
师:找到了哪几个词?
生:我找到了“触、巴、拉、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