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3 10:07: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

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画“白卷”

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及漫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板书)

教师以电磁理论的发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对人类社会和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例,讲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材料:电磁理论的创立者科学家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

通过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研讨,领悟哲学原理。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板书)

师生共同阅读药神李时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帮助学生体会并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材料1:《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人尊称为“药神”。

问题:“药神”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材料2: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

这个事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教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这两个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板书) 通过教材第67页漫画及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

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问题:通过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坚持实践和认识统一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第二课时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板书) 教师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由浅入深,讲明哲学道理。 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 学生读故事,谈体会,思考哲学道理。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板书) 材料1: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

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蓝领专家”孔祥瑞和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充分表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

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板书)

综合上面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了知行统一的。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要注意知与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说不做,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就是盲动,效果势必受影响。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板书)

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板书) 教师通过列举一组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要明白失败与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材料: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问题:

1.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 2. 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话题,启发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再由远到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失败成功的事例,初步尝试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自身现实问题。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板书) 教师先展示一幅漫画,表现人们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谈自己对失败的态度;再通过一组名人正确面对失败的名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 材料1: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 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通过漫画分析及名言解读,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对待失败与成功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失败-正视-承认-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败或新的成功??并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板书) 教师选取来自中职学生生活的真实求职案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考来解决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奋斗的精神。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板书)

问题: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体验导行〉 问题:

1.从小陆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

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 课堂练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小陆的处事态度和品格,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渗透。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强化认识,渗透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

1. 有的同学说自己只要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教学反思〉

因为哲学问题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选取大量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在教法学法上,以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讨论法为主,用丰富的事例贯穿全课,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通过学习事例让学生掌握哲学知识与方法。 整体教学思路清晰,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中使用多个事例,需要教师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容易使课堂发散,重点难点不突出。

搜索更多关于: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的文档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tw3s0431t02ra61xnf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