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高雅生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我的说课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教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不同。进入中学阶段,一方面新课程、新知识明显增多,新的信息量明显增大;另一方面学生 间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生活的接触面也大大加宽。新的阶段、新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新的生活情趣,如何选择高雅的生活情趣成为学生亟ji待解决的问题。本框题在 前面 已学情趣与兴趣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各种途径,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方法,帮助学生品味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富有情趣的爱好能让生活更美好,知道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前提条件,理解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自觉发展各种兴趣和爱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的理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过富有情趣的 生活。
3.教学重难点
本着七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前提条件,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只有掌握了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才能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好奇心与从众心理。初中生正处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对于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同时,因受年龄经验的限制,对人对事缺乏评价和鉴别能力,缺乏主见,容易盲目从众、随大流。所以将其设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符合初一学生的特点,避免政治课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现象的发生,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2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音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情景教学法。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参与其中,激活思维,增强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突破难点,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针对学生不容易概括、归纳的问题,采取分组交流、教师总结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授人以渔”。为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应注重学法指导。
本着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的新理念,我将帮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材料分析”,以及“读图识图”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有所感悟,情感升华。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音乐烘托,激趣导入
3
首先,播放视频《千手观音》。节奏优美的旋律,生动直观的画面,容易抓住学生心理,唤起美的感受。残疾姑娘们高超的艺术表演、感人的梦想与追求拨动了同学们的心弦,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提问;“《千手观音》为什么能够演绎得如此美丽?反映了残疾姑娘的哪些精神?”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启发:体现了残疾姑娘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在用自己生命的感悟创造生活的完美!从而引出本框课题——《追寻高雅生活》。
(二)新课探究,导学达标
本框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对于第一部分“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和第二部分“好奇与从众”的讲授,我将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材料阅读。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中第75页的小故事,并提出问题:“在你的身边有风趣幽默的人吗?和他们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对陶冶身心、培养高雅生活情趣有什么益处?你还知道哪些幽默故事?请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便于启发思维,使其理解得更形象、更深刻,在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下,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加深对“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
然后,教师总结:“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乐观、幽默的人往往更能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更多的感受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在生活中培养高雅的情趣。”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