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统计图的选择》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节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三种统计图及其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对这三种统计图做出选择,通过这节课要使学生逐渐意识到“统计是我们作出决策的有力依据”,体会数学的有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
2.能力目标: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掌握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说出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会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课前准备
见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说一说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统计图,在哪里见到,激发兴趣的同时体会到统计图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统计图的选择
学生活动1: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串:从哪副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副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结论?
交流讨论: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结论:(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通过对统计图的分析和交流,使学生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学生活动2:看一看,想一想
(1)你认为哪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为什么?你的结果与折线统计图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乙增长较快。但统计图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是这样。因为横轴、纵轴的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意义不一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