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781.44 6.62 3 -42.885 1.48 F6 4 28.5 4.0 5 光阑 4.17
6 160.972 4.38 ZK11 7 -32.795
f'=74.98mm,F#=3.5,2w=56° 系统初始结构图
由于焦距与设计要求不符,所以进行焦距缩放。并把F#改为4,改视场。
第一个透镜口径不合理,出现前后两表面相交的情况。利用第一面的“Solves”求解功能,在Thickness solve on surface 1 对话框中将“Solve type”选择为“Edge Thickness”,并在“Thickness”输入0.1。修改后结构如下。初始结构变为如下表。
2、初始性能评价
结构调整完成后,看spt点列图和mtf曲线。由于要求考察67.5线处的mtf值,将MTF最大频率设为68线对。从图中可看出,系统成像质量较差,需要进行优化。
3.、优化
优化前需要设置评价函数。选择“Merit function Editor”中的“Default Merit function”,选择评价函数构成为“PTV+Wavefront+Centroid”。将厚度边界条件设置为:Glass厚度最小值(Min)为0.5,最大值(Max)为10;Air厚度最小值(Min)为0.1,最大值(Max)100。边缘厚度(Edge)都设为0.1。
然后设置优化函数“EFFL、MTFT、MTFS”。 返回Lens Data Editor编辑窗口,为系统结构设置变量。将系统各表面半径(光阑面除外)都设为变量。也可将第二面厚度设为变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