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3:29: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角色/角逐 兴奋剂/兴冲冲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 B. 背包/背弃 开小差/差旅费 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C. 纤夫/纤维 人行道/行业语 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D. 提纲/提防 冠心病/冠名权 调虎离山/陈词滥调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狼藉 绯闻 闭门羹 锐不可当 B. 烦燥 庇荫 报不平 张皇失措 C. 寒战 馈赠 一招群 子虚乌有 D. 骊歌 谰言 脱口秀 险象迭生 3、古诗文默写。(8分)

(1)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表现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2)同是写花落,“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3)“月”是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各有不同。李白“,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现的是悲怀愁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表达的是深切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杜牧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迷蒙的意境。

4、名著导读(6分)

A.吴用道.........“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晁盖道:“黄泥冈东十里路,地名安桨村,有一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来投奔我,我曾赍助他盘缠。”吴用道:“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刘唐道:“此处黄泥冈较远,何处可以容身?”吴用道:“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亦还要用了白胜。”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B.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涤;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

(1)A选文中吴用说“我有一条计策”,这条计策是什么?白胜和吴用在此计策实施的过程中各做了些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2)B选文中“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的汉子是谁?联系与导读材料相关的内容,另举两例说说他的性格有哪些特点?(3分)

5、综合性学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大型国际汉语比赛,是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的重要 平台。

(1)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标,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图标的内容及含义。(2分)

(2)美国参赛选手琳达拿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向你请教,请你根据下面的情境回答(2分)

她说:“你好!我不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你能为我解释一下吗?” 你说:

6、材料整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

材料二 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毒“fěi ”,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

材料三 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罚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2分)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4)在上述材料的划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三、现代文阅读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 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

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

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 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 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

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7、文中具体描写了三个“卑微的母亲’,请分别作简要概括。 (3分)

8、文中第②段和第④段画线句子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9、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3分)

10、第⑦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11、请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填写完整。(2分) 读书卡片 篇名:那些卑微的母亲 作者:卫宣利 摘句: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鉴赏: 人与狗的羁绊

当宠物狗的主人把他的狗当成人一样与它说话、或者在网络视频中看到宠物狗仿佛在对它主人说话时,你也许会在一旁窃笑。尽管狗能听懂超过100个单词,然而研究显示狗并不能说人话、也不能像人类一样真正理解这些单词的复杂性。不过,新的研究发现,狗与人类的大脑对于发声及对其他个体的情感处理的方式比我们过去预想得更接近。

这一研究结果暗示了,虽然狗不能与我们讨论相对论,但它们似乎确实有种方法来通过我们发出的声音来掌握我们的意图。

为了比较人类与狗的大脑,匈牙利的MTA-ELTE比较行为学研究组的博士后研究者Attila Andics及他的团队训练了11只狗,让它们躺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设备下进行多次为时6分钟的大脑扫描。之后研究者们对人类进行了同样扫描,将二者进行对比。人与狗的测试组在接受扫描时都聆听了200种狗与人的声音,其中有哀嚎、欢笑与玩耍时的吠叫。

研究结果最近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期刊上,揭示了狗的大脑具有声音敏感区域,且这些神经区域与人类大脑相似。人与狗都能够用同一方式通过这一区域处理声音及对其他个体的情感。当人与狗听到积极情绪的声音,例如笑声时,这一区域的神经显得更活跃,而听到消极的声音如哭声或哀嚎时则表现相反。然而,人与狗对自己同类的声音反应更为强烈。Andics称,人与狗共存于各自非常相似的社会环境中,但人们尚不知道二者的大脑机制究竟是如何处理这些社会信息的。

这些引人注目的相似点有助于弄清楚哺乳动物进化历史的关键时间点和阶段。目前为止,研究者仅仅在人类和恒河猴的大脑中发现了声音敏感区域,两者的共祖生活在约3千万年前。而人类与狗的共祖则生活在1亿年前,当时这种哺乳类食肉动物的大脑大约只有鸡蛋大小。这次的新发现暗示大脑的声音敏感区域至少在此之前就已进化出来。在进化树这一相同分支的其他哺乳动物也应当与狗和人一样,拥有类似的大脑区域。

宠物狗的主人们或许是对这项研究最感兴趣的。约32000-18000年前人类驯化了狗,从那时起,狗便成为了人类最好的朋友。Andics认为平行的声音及情感的大脑敏感度或许是人与狗之间独特的羁绊形成的原因之一。他说,这种相似度有助于解释人与狗之间通过声音的交流为何如此成功,而这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五.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ag93ltzr3pit886asl2xn8u9whcj004c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