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吸入氨气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1.5.2灭火预防和应急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选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1.5.3泄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迅速报警、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打开贮槽现场喷淋设施,用喷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1.5.4操作预防和应急措施:
严加密闭,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充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臵,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1.5.5储存预防和应急措施:
贮槽外侧加爆冷材料防护。远离火种、热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加强明火管理。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5
1.5.6个体防护预防和应急措施:
生产严加密闭,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现场安装淋浴和洗眼设备;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处臵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穿防静电工作服;另外操作人员在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纪律严明;职责明确;科学施救。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和危险程度,分两级设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应急救援小组”。
6
图1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体系图
图2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体系图
值班长:徐振国 值班长:宁廷国 保全班长:谢志河 值班长:吴福利 车间副主任:孙明军 高振 保全班长:王汝军 安全员:单宝军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合成车间主任胡在鹏 医务室:于洪军 司法保卫科:颜士雷 质监科:潘艳霞 安全处:李卫东 总部办公室:杜庆新 生产处:徐衍柱、刘伟 设备动力科:刘 彪 总指挥:张大涛 副总指挥:宋来华 现场指挥人:李卫东 电仪班长:宁方田 7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臵:
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别和危险程度,分两级设臵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车间“应急救援小组”。
(二)组成人员: 1.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张大涛 副总指挥:宋来华 现场指挥人:李卫东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处,李卫东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李卫东 徐衍柱 刘 彪 刘 伟 颜士雷胡在鹏 潘艳霞 于洪军 2.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胡在鹏
成员:孙明军 高 振 单宝军 王汝军 吴福利龙启玉 宁廷国 宁方田 谢志海 3.现场指挥人:
“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指挥人:李卫东 “应急救援小组”现场指挥人:胡在鹏 4.现场应急救援抢险分队: ①通讯联络组: 队长:刘 伟
队员:李效堂 程宏昶 郝凡运 耿化良 ②警戒组: 队长:宁爱国 队员:薛 强 陈 彬 ③营救组:
8
杜庆新
徐振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