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专题练习
作文审题
第1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家张晓风在《只因为年轻啊》中说了自己大学教书时的一件事,开学时,她要大一的学生形容一下自己,这些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孩子,一个一个尽其所能地把自己描述了一番。让张晓风觉得惊讶的是,他们自我表述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说“我从前爱参加各种活动,好玩,不太用功,从现在起,我想要好好读点书”,另一类说“我从前就只知道读书,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参加些活动”。奇怪的是,两者都有轻微的追悔和遗憾。
对于以上学生的认识,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想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退休老教师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你现在名声显赫,请仔细看完这本作文本后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看吧,巴尔扎克看了作文本十分肯定地说: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老教师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你怎么认不出你过去当小学生时写的作文本了呢?”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月23日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之一梁启超的诞辰日。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是梁启超当年在京的居住之所。记者探访时发现,各种自建房屋已将故居切割成大杂院,只有门口的东城区文保单位标牌表明该院落有着特殊身份。
据院内居民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某单位宿舍,院里的很多小房子都是大家自建的。起初后花园里有两座假山,其中一座现在已经被铲平,山石全被当了地基,另外一座土山周围也密密地盖了房子。胡同内不少居民表示,希望故居内的私搭乱建能够得到治理,恢复昔日的容貌。
- 1 - / 8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梁启超后人、故居院内的居民或市政府文化局文物管理部门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文心”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最好的预言是过去,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有人说,怀旧是希望之路上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前行,不要沉湎于过去。
要求:文体为议论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三宝”,这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末期老子的生存法宝。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是否需要这“三宝”?你对此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来了。一团人争先恐后地涌进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客车摇摇晃晃地走了。 几分钟后,又一趟车过来,车里人很少,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而且都有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假如你也是等车人,你会有怎样的选择和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做,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个虫子”,于是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个虫子,美餐一
- 2 - / 8
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
小天莺羽毛没了,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含恨而逝。
许多事物只能满足人的一时欲望,但有的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却太惨重。有理性的人需要认真掂量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在中国,说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华风云人物梁同学,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最近参加高晓松做评委的一档电视节目时说,他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高晓松对此怒斥:“你不去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你该找什么工作,你不觉得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梁、高事件,引发大众热议。
戴同学:我觉得迷茫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管多么光鲜亮丽的人都会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总会有所发现,毕业不见得就能遇见一份好的工作,可能还会换几份,但人生本来就有多种可能不是吗?
某心理咨询师:现在很多学生都缺乏和自我的对话。知识课程大家已经掌握很多,但关于生命体验的课程却十分缺失。
刘同学:哈佛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为什么那么与众不同?他们的教育会给他们灌输你以后要做什么,让他们觉得他们生来就是要改变世界的。
- 3 - / 8
高晓松做节目时常提到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 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你,对以上材料内容有何看法?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今在闲暇的时候,许多人的放松方式就是外出旅游,暂时放下沉重的负担,走出喧闹的都市,来到宁静悠远的小乡村或是有奇山异水的大自然中,感受着美丽的风景带给我们的舒适……其实风景并不仅仅是属于自然的,风景的内涵广泛而深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说小时候他就喜欢争强好胜。一次与邻居小孩放风筝,尽管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他的风筝总是比同伴的风筝飞得低。回家后他把此事告诉养父以宣泄心中不快。养父看出了乔布斯的不快,养父听他说完,安慰他,其中有几句话语让他一直牢记,并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几句话就是:孩子呀,无论做什么事,你心里都应该有两个问号。第一个问号,为什么别人不能比你更成功?第二个问号,为什么自己会输给别人?
你对这个故事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学进课堂”等活动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生可以流利地背诵《弟子规》《笠翁对韵》甚至《论语》。一些地区还规定,中小学生如果掌握非遗项目,比如京剧、泥塑、剪纸等,就可以在升学时获得加分。
但是,最近有人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对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的事迹没有宣传,这样,这些学校的高中生不知道屠呦呦是谁,如某校一介班50多名学生,仅有6名学生知道屠呦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 4 - / 8
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天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因为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必须受苦,让我们的子孙可以生活得愉快些。每一个人不要做他所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去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
这段话是俄国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说的。这位英勇的战士年轻时曾想做诗人,后来他发现自己更应该更可能做一个文学批评家时,便下决心“做新社会舆论的喉舌”。他把生命的蜡烛都燃在自己的岗位上,犹如一道闪电刺破了沙俄黑暗社会,光辉至今犹在。
每个青年,当他扬起自己生命的风帆在社会这个大海上航行时,都会碰到“想做”“应该做”和“可能做”这三个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解答呢?请结合材料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