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诸子百家的社会宗旨是( )
①发展学术 ②驳斥他人 ③传播文化 ④批评时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
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3、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
想,它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孔子认为“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因而在政治上主张( )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节用而爱人” D.“克己复礼” 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6、“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
是( )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
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
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9、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道家思想最受欢迎 B.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C.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D.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10、 董仲舒提出的下列哪些主张或者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 )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 ③孝为“天经”、“地义” ④仁、义、礼、智、信 ⑤夫为妻纲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
11、董仲舒倡导的儒学的核心是( )
①民贵君轻 ②天人感应 ③心外无物 ④君权神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1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
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14、 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
A.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D. 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但最终保留传统主流思想的地位,主要是
因为( )
A. 历代统治者“独尊儒术” B. 儒家思想内含有的“兼容”精神 C. 南北朝时期强调“贵儒” D. 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17、唐代儒家经典标准的读本是( )
A、《六经》 B、《春秋繁露》 C、《五经正义》 D、《四书章句集注》
18、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者主
张不属于“二程” (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20、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1、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 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
反映
C.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
一人”
2
D.“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22、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人性的解放
23、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
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 )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
已。”
2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
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25、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始终代表着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9月28日为孔子2556岁诞辰日,世界各地举行了隆重的祭孔仪式。除
山东曲阜外,还有我国上海、浙江衢州、云南建水、甘肃武威、香港、台北及韩国汉城、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都举行了祭祀活动。 中央电视台从当日上午8点开始首次对?2005全球联合祭孔?进行现场直播,直播以曲阜为主会场,中间插播其他地区祭孔的场面,祭孔成为了全球一大盛事。 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也同时进行,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国际儒联、中国孔子基金会等主办。
材料二 选自山东曲阜祭孔主会场的一幅画面
3
材料三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专电(记者 董学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正式批准设立
国际?孔子教育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一说为什么全球会有这么多的国家与地区联合祭孔?
(2)材料一中说到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主办方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一
个重要组织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参与主办?
(3)据材料三,你认为国际“孔子教育奖”的设立将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
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
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
参考答案
1—5 CABBC 6—10 DDADA 11—15 CDDBA 16—20 BCCBA 21—25 DCDAA
26.(1)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
孔子的思想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②尤其是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战争、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等,几乎均属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问题。而孔子提出“和为贵”,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言之有理皆可。)
(2)原因:①孔子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他主张“和谐”、“和睦”、“和平”,强调“和合之境”、“和而不合”。②“这种倡导的人类和平思想,与联合国倡导的世界和平理念不谋而合。
(3)此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如可以答: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传统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给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等。 27.(1)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二:在君主专制下,天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安宁,是天下
的大害。
(2)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立和巩固;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
(3)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
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