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综合测评办法、奖学金及奖励实施办法、先进班集体评选及奖励办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7:0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凡具有本院学籍的在校学生,均有参加综合素质测评(简称“综合测评”)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 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测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表现。

第三条 各班级学生每年的综合测评成绩要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手册》中,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奖学金、推荐就业的依据,并于毕业时存入学生档案中。

第四条 综合测评的内容包括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和文体素质活动表现三个方面。其在总成绩中所占百分比为:品德行为表现占20%、学业表现占70%、文体等素质活动表现占10%。

第一章 品德行为表现测评

第五条 品德行为表现测评是对学生思想品质、集体观念、学习态度、组织纪律、社会实

践等方面进行测评,由基本分、加分和扣分三部分组成,累计的分数为该部分原始得分。分优、良、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不含本数)为不合格。

第六条 品德行为表现分的基本分为70分,每个学生都可得此基本得分。 第七条 品德行为表现的加分如下表(加分累计不能超过30分):

类别 项目 党办正副主任;正副部长;党务秘书;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组长、学生党支部委员 加分 分别加6分、5分、4分、3分 团委(总支)副书记、学生会和社联正副主席、艺术团和院记者团正副团长、大学生新闻中心正副主任、管乐团和合唱团正副团长、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副理事长、各社团正副会长;团委(总支)、学生会、社联、艺术团、大学生新闻学生干部加分 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记者团正副部长、各社团正副部长、各艺术队正副队长和技术指导;团委(总支)、学生会、社联、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新闻中心以及各社团干事、管乐团和合唱团团员、院记者团记者。 各办公室助理、辅导员助理;助理辅导员 分别加5分、3分 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其他班委;舍长 分别加4分、3分、2分、1分 分别加6分、5分、3分 学院双代会代表、学部双代会代表 分别加3分、2分 注:兼职干部按最高一级加,不累计加分,任职满一学期未满一学年者加分减半。 迎新积极分子、军训积极分子 获奖加分 学院“文明宿舍”称号的宿舍舍长和成员 加3分 加3分 在党团工作表彰中,获省级称号的加10分,市级称号的加7分,校级称号的加5分,院级称号的加3分,学部级称号的加2分。 递交入党申请书并参加党章学习小组 加1分 加1分 加1分 每次加1分 每次加0.5分,最高2分; 参加无偿献血 一次加2分,最高4分; 思想认识 参加党课学习并通过考试 参加党校学习并通过考试 教室卫生清洁、饭堂等志愿服务 拾金不昧、捐款 其他 参加学校勤工助学 积极参加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三下乡) 加2分 加2分 积极参与社会、学院、学部组织的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关心集体、勇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等有突出表现的,各学部可根据本学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细则给予酌情加分。 第八条 品德行为表现的扣分有以下十二项(扣分累计不超过70分): (一)受学部通报批评扣5分; (二)受学院通报批评扣10分; (三)受警告处分扣15分; (四)受严重警告处分扣20分; (五)受记过处分扣30分; (六)受留校察看处分扣40分;

(七)早读晚修,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缺勤的每次扣1分,违纪的(如:吃早餐、睡觉、玩手机电脑等)每次扣1分;

(八)上课迟到或早退者,每次扣0.5分;上课旷课者,每次扣1分, (九)在教学区内不得穿背心、拖鞋,违者每次扣2分;

(十)宿舍值日生如不遵守“内务卫生管理”的规定,扣1分;院及各学部定期检查或平时巡查结果不合格的宿舍,该宿舍的所有成员的综合测评各扣2分;各学部公开批评累计三次的脏、乱、差宿舍的成员,将取消一切评优资格。

(十一)其它违反校纪校规者,各学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酌情扣分。

第二章 学业表现测评

第九条 学业表现测评主要对学生学习中知识与能力掌握程度进行测评,由学业成绩平均分和加分两部分组成,累计的分数为该分的原始得分。

第十条 学业成绩包括一年来所修的所有课程(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第十一条 学业成绩的平均分计算方法如下:

(一)学期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计分的课目按原始得分计算,考查课目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计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

(二)学习成绩与绩点数折算方法为:

90—100分折合为4.0—5.0绩点,优秀折合为4.0绩点; 80—89分折合为3.0—3.9绩点,良好折合为3.0绩点; 70—79分折合为2.0—2.9绩点,中等折合为2.0绩点; 60—69分折合为1.0—1.9绩点,及格折合为1.0绩点; 60分以下(不含本数)折合为0绩点。

(注:90分折合为4.0绩点,91分折合为4.1绩点,其余类推。) (三)平均学分绩点=∑(各科绩点*各科学分)/ 总学分。 (四)学业成绩平均分=∑各科成绩/课程门数。

(五)补考通过的课程,按实际成绩记分,并给予学分,但其绩点均为0。必须重修的课程在该年度中按不及格科目计算,绩点为零。

第十二条 学业表现的加分有以下5项:

(一) 在学院学报及省级以上正式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每篇可加2 分,第二作者减半,依次类推;

(二) 代表学院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可视情况分别加2分、2.5分、3分;在学院的学术性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可视情况分别加0.5分、0.7分、1分;

(三)参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型课题,国家项目负责人加1.5分,省级项目负责人加1分,参与者加0.5分;

(四) 国家英语四级统考成绩425分以上加1分,国家英语六级统考成绩425分以上加1.5分;

(五) 各学部可视实际情况对通过专业类等级考试的同学加0.5—1分。(注:同一件作品如重复发表或获奖,只能按最高一级算分一次)。

第三章 文体素质活动表现测评

第十三条 文体素质活动测评主要对学生在体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素质进行测评。测评分由基本分、加分、扣分组成,累计的分数为该部分原始得分。

第十四条 文体素质活动表现分的基本分为60,每个学生都可得此基本分。 第十五条 文体素质活动表现的加分有以下8项(累计加分不能超过40分):

(一)代表学院参加省市及以上文艺、体育比赛获奖的,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7分;三等奖加5分;优胜奖加1分;

(二)在校本部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的,一等奖加6分;二等奖加4分;三等奖加3分;优胜奖加2分;

(三)在院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奖的,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优胜奖加1分;

(四)在运动会中破学院记录的运动员,每次另加2分;破省高校记录的,每次另加3分;破全国大学生记录的运动员,每次另加4分;

(五)参加学院及学部组织的各类征文、知识竞赛类活动,获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优胜奖加1分;

(六)是学院文体队队员的,加3分;学部文体队队员加2分;作为主要负责人,表现积极有突出贡献加4分(不能重复加分,如有两项应只算最高一项)。

(七)参加各类讲座,每次加0.5分,最高3分。

(八)积极参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可加2分;

(九) 一、二年级体育成绩照第十一条绩点折算方法计分。在学院、各学部组织的其它各类文体活动中,表现积极,取得一定成绩的,各学部可根据本学部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酌情加分。

第十六条 文体素质活动表现的扣分有以下2项(累计扣分不超过40分):

(十) 三年级体育不达标的同学扣5分;不参加达标测试的扣10分(经批准免修体育者除外);

(十一)在学院、各学部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中,表现消极,影响集体荣誉及个人健康发展的,各院学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细则酌情扣分。

第四章 实施办法

第十七条 综合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于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开始。每位学生必须按测评三项内容写出学年的书面小结,并实事求是地填写《综合测评手册》交班测评小组。

第十八条 每个学生班成立测评小组,由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以及民主推荐的学生代表共7人组成(需有一名女生代表,没有女生的班级除外)。班测评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核实学生的各项素质表现,给予更正或补充,并根据本办法及各学部制定的实施细则评议和打分,计算结果交学部综合测评领导小组。

第十九条 各学部由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和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及学生会主席组成测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审核确定各班测评结果,并向学生公布,学生可在3天内提出质疑,如属实,应予更正,并公布第二榜,如两天内无异议,则确定综合测评最后结果,汇总后报学生处备案。

第二十条 凡综合测评弄虚作假者,一旦查实,视情节轻重,除给予纪律处分外,取消一切评先及奖学金资格。

第二十一条 本测评办法中加分、扣分标准为基本原则,各学部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本办法和学部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并报学生处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2014年综合测评办法、奖学金及奖励实施办法、先进班集体评选及奖励办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jk2406v70h1ll029v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