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30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23:0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30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

习提纲(精品)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2、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5、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7、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8、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

1

(3)意志过程。

9、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1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13.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14.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6.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8.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19.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20.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21.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22.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 23.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2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25.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26.用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所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一为一般教

2

学目标,二为具体教学目标。

27.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领域原则安排课堂空间,二是按功能原则安排课堂空间。

28.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 30.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31.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在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2.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3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3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教学组织形式。

35.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36.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度。

37.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

38.个性具有如下特征:先天性与后天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统一性、客观性与能动性。

3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40.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学校教育系统。

41.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遗传。 42.我们在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因为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4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和组织班集体。

44.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

3

45.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 46.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

4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8.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9.阿尔波特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

50.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51.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5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5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5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总结性评价。

55.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5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7.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58.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5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6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夸美纽斯。 61.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6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

4

63.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6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65.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6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6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共有七章七十二条。 69.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伯尔。 70.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71.顿悟说的奠基人是苛勒。

7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杜威。

7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强化。

74.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75.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7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7.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78.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79.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 80.课堂的三大要素有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81.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

5

2020年中小学教师编制考试30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m5o4pauc3gznb0gt563y3j84vsiw00ac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