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9考点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3:5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命题法 荒漠化和风沙问题及治理 典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风沙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据材料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第(1)(2)题,错那湖流域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错那湖东北部河流较多,流水沉积地貌发育。冬季植被枯萎,河湖处于枯水期,而河滩、湖滩裸露,泥沙易被强劲西风吹起形成风沙天气。第(3)(4)题,结合(1)(2)题分析,风沙会掩埋图中铁路线,影响铁路营运。可从防风固沙的角度,考虑当地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以防沙墙、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为主阻沙、固沙。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解题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再次,根据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运用知因索果法,针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危害

运用整体性原理,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也可从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的角度来分析。 2.成因

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从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一般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因素是基础因素,人类不合理活动则产生诱发或加剧的作用。

引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合理人类活动,要侧重分析农业活动对可再生资源(尤其是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合理人类活动。

3.治理措施

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生态裂谷”交错带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裂谷”是由绿洲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的。绿洲地下水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会流向绿洲区。在“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植被会退化,风力侵蚀作用增加,固定沙丘会转化为流动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风力侵蚀减弱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D

解析 森林消耗水量大,故不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出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绿洲地区降水稀少,主要依靠地表水和地下水发展农业和生活,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符合实际;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绿洲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沙漠中植被对沙丘的影响机制。沙漠中的植被能降低风速进而减小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会减少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B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使风速下降,导致携沙能力减弱,C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会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D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读图,完成4~5题。

(完整)【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9考点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v6485mq64mg6283nif6msol1o4p300uw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