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 - 石嘴山网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4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治区总人口的8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424万以上,占全区城镇人口的90%,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中心城市银川市形成230万城镇人口的特大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大幅度提升。整个城市带结构优化,发展有序,建成大西北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特色精品城市带,西北重要的人口、产业、经济密集区。

——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由现状6.7 %上升为2020年的8.67%,其中城市空间占国土比重由2.22 %上升为2.34 %;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71.43万亩;绿色生态空间有所扩大,其中林地保有量由195.2661万亩增加到205万亩。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城市空间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农业单产水平和单位面积绿色生态空间碳汇量明显增加。

——基本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格局。2020年,城市带基本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超过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平均水平。城市带核心区率先实现同城化。

——城市带与中南部地区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整个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川济山,消除中南部地区绝对贫困人口,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山川同步进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建成西北干旱区和黄河上游的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宁东基地和石嘴山市循环经济示范区,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和单位产值废弃物排放量、碳排量大幅度下降,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为15%,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防御自然灾害水平明显提升。

表2-1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指标

项目

开发强度(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

单位:%)

地区 宁夏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宁夏

城镇空间(单位:km)

2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2010 4.10 6.70 15.14 560 476.95 127.75 2015 4.6 7.69 18.25 654 499.48 146.21 2020 5.10 8.67 21.36 748 522.00 164.66

宁夏

城市空间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城

市空间,单位:人/km)

2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沿黄经济区 银川市

农村居民点面积(单位:km)

2

耕地保有量(单位:亩)

林地保有量(单位:亩)

5000 5050 5100 6600 8100 9600 7225 10685 14145 593.96 546.98 500.00 76.34 64.61 52.87 6586536 6150418 5714300 638710 610505 582300 1952661 2001331 205000 225567 239284 25300

——以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为重点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格局初步

形成。对内对外开放取得突破,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基础上,突出向阿拉伯国家、穆斯林世界开放为重点,面向穆斯林世界开放的中阿博览会等众多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平台发挥综合效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气候,初步形成我国西北的国际化门户城市带,为国家扩大向西开放发挥主阵地、桥头堡作用做出重要贡献。

第三章 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沿黄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分布现状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国土面积2.87万km2。共有地级市4个,县级市2个,县城镇4个,其它建制镇50个。根据全国人口第六次普查结果,2010年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人口405.42万人,城镇化率为63.06%。2010年银川市(含两县一市)人口是199.3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达到98.72万人,石嘴山市市区人口40.35万人,其余各区(县)除永宁县以外,人口均在10万人以上,大新镇、宁东镇、洪广镇、金积镇、红果子镇、青铜峡镇镇区等重点镇人口均超过1万外,其他建制镇镇区人口平均不到4000人。平均人口密度137人/ km2,其中银川市三区的人口密度达到560人/km2,沙坡头区人口密度仅为55人/km2,石嘴山市市区人口密度为183人/km2,吴忠市利通区人口密度为人289人/km2,人口分布不均衡。

二、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一)宁夏总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宁夏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选择线性回归模型、人口指数模型、综合平衡法三种模型,预测2015年,宁夏全区总人口规模达675万人,沿黄经济区集聚人口达到454万人口(包括外来人口),银川市(含两县一市)形成250万人口(包括外来人口)的大城市,中南部地区为221万人;2020年,全区人口达710万人,沿黄经济区人口达506万人,银川市(含两县一市)人口规模(包括外来人口)达到299万以上,中南部地区204万人。

考虑到全区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数据、生态移民计划(十二五、十三五)等重大因素,2011-2020年宁夏人口空间迁移总的趋势表现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人口增加,其中城镇人口大增,农村人口小减;中南部地区人口减少,其中城镇人口小增,农村人口大减。

(二)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城镇人口预测

数据采用2010年各区(县)城镇人口数作为基年数据,各区(县)人口增长率以2010年人口增长率为基准,预测2015年和2020年沿黄经济区城镇人口分别达到318万人、380万人。

(三)沿黄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目标

2015年,沿黄经济区总人口达到454万人,城镇人口达到3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到2020年总人口达到506万人,城镇人口达到3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

第二节 空间结构规划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应以黄河、包兰铁路、G6京藏高速公路、G110、G109(国家三大纵轴之—包昆通道的一段)为纵轴;太中银铁路、G2012定武高速公路、油气管道(国家两大横轴之一的新亚欧大陆桥通道的一段)为横轴,优化网络结构,实行城乡统筹,趋向一体化发展,点—轴—域推动,形成“一核两轴两翼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银川—吴忠核心区

银川、吴忠作为沿黄核心区的两个主要城市,其发展将有效带动其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周边独立工矿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生活与产业支撑,从而实现沿黄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本次规划确定以银川(含贺兰、永宁)、灵武(含宁东)、吴忠(利通区、青铜峡市)形成大“银三角”的区域格局,包括三个城市发展区:银川市辖区、贺兰县、永宁县组成的北部片区;灵武市、宁东化工产业园区组成的东部片区;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组成的西部片区。加强片区间的联系,分工合作,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北翼城镇组团

石嘴山是西北重要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大武口区、惠农区以及平罗县分别位于石嘴山市的三个方位,构成了北翼城镇组团的主体框架。未来应加快推进大武口与平罗县城、惠农与红果子镇、平罗与陶乐镇同城化进程,石嘴山与银川一体化发展,构筑大武口、惠农、平罗和银川——石嘴山半小时经济圈。按照“3366”城镇布局,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加快建设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宁夏北部城镇经济圈。

三、南翼城镇组团

中卫市处于新亚欧大陆桥、西气东输管道的中枢部位,是西北地区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水电基地。未来应围绕“六个一体化”要求,加快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城化发展步伐,打造黄河金岸。配套完

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发展规划 - 石嘴山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w6o2dlxe208bi78drm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