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约是________%。
解析:(1)增加洗衣粉的用量、加酶、延长浸泡时间和适当提高温度等可以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乙组清除血渍和油渍的时间都较短,说明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2)甲、乙两组加的酶不同,对污渍洗涤效果不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甲、乙两组均在50 ℃左右清除血渍时间最短,所以加入了蛋白酶的洗衣粉适宜的洗涤温度为50 ℃左右。(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100 ℃时洗涤同一种污渍,酶在高温条件下失活,3组洗涤效果没有差异。(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没有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没有使用酶的固定化技术。(5)由图可以看出,该实验自变量是碱性蛋白酶含量、温度,因变量是去污力,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由图可知,50 ℃、碱性蛋白酶最低含量为0.6%时,加酶洗衣粉去污力最强。
答案:(1)增加洗衣粉的用量、加酶、延长浸泡时间和适当提高温度等 蛋白酶和脂肪 (2)专一性 50 ℃左右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5)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12.利用固定化藻处理生活污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原绿球藻是海洋中的一种光合自养型原核生物,科研人员进行了固定化原绿球藻的生长情况及除氮效果的实验,实验中的人工污水是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NH4Cl配制而成,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原绿球藻固定化的方法是________,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________。若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1,7 d内悬浮藻的种群数量变化为________;与悬浮藻相比,13 d内固定化藻生长、增殖速率较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2,对人工污水除氮效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看,固定化原绿
球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原绿球藻固定化的方法是包埋法。因为包埋的是原绿球藻,所以固定形成的凝胶珠颜色应为绿色。若实验中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则凝胶珠不规则,易呈蝌蚪状,过低则包埋的原绿球藻数量较少。(2)根据题图1可知,7 d内悬浮藻的增长速率始终是正值,所以种群数量变化为增长。由于固定化载体遮光,固定化形成的藻球内原绿球藻生长空间小,藻球内外物质交换速率受限制等原因,固定化藻生长、增殖速率较慢。(3)从环境保护看,悬浮原绿球藻易于与污水分离,有利于减少二次污染等。
答案:(1)包埋法 绿色 凝胶珠不规则,易呈蝌蚪状 (2)增长 固定化载体遮光,固定化形成的藻球内原绿球藻生长空间小,藻球内外物质交换速率受限制(合理即可) (3)悬浮原绿球藻 藻球易于与污水分离,有利于减少二次污染
13.(2019·南通调研)如图是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DNA粗提取实验,其中SDS(一种表面活性剂)除了能瓦解细胞膜和核膜,还能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当SDS遇到K时,K可以置换SDS中的Na,产生不溶于水的PDS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1)实验中,向剪碎的猪肝中加入食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将猪肝匀浆放入65 ℃水浴锅中水浴10 min 以除去部分杂质的主要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一的步骤①中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的步骤③中,离心后应取____________。
(3)方法一、二获得的絮状物均带黄色,从DNA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分析,杂质分子最可能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4)要比较三种方法获得的絮状物中DNA含量,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剪碎的猪肝中加入食盐可以溶解DNA ;蛋白质在65 ℃高温下会变性,而DNA能耐受这一温度,因此将猪肝匀浆放入65 ℃水浴锅中水浴10 min可以除去蛋白质类的杂质。(2)方法一的步骤①中加入洗涤剂,可以瓦解细胞膜和核膜;方法三的步骤③中,SDS在KCl溶液中形成不溶于水的PDS沉淀,又因为SDS能瓦解细胞膜、核膜,并能与脂质和蛋白质结合,应该将该沉淀物除去,因此离心后应该取上清液。(3)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因此该杂质最可能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4)比较三种方法获得的絮状物中DNA含量,可以利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等量的三种絮状物,并用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再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比较三支试管中蓝色的深浅。
答案:(1)溶解DNA 蛋白质在65 ℃高温下会变性,而DNA能耐受这一温度 (2)瓦解细胞膜和核膜 上清液 (3)蛋白质 双缩脲 (4)分别取等量的三种絮状物,并用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再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二苯胺试剂并水浴加热;比较三支试管中蓝色的深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