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简述CDMA网络中Iu接口的一般原则。
答:(1)Iu接口是一个开放的.多厂商设备兼容的标准接口; (2)Iu支持在协议层的UE的分离;
(3)Iu支持UE与CN之间的透明非接入层信令的传输;
(4)对于控制面和用户面,Iu规则必须支持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分离允许他们各自独立改变。
312.简述RTRAN在传输网络中应遵循的原则。 答:(1)信令面与数据面的分离;
(2)UTRAN/CN功能与传输层的分离,即无线网络层不依赖于特定的传输技术; (3)宏分集(FDD Only)完全由UTRAN处理; (4)RRC连接的移动性管理完全由UTRAN处理。
313.什么是信令路由?信令路由分哪几类?怎样进行路由选择?
答:(1)信令路由是指一个信令点到达消息目的点所经过的各个信令转接点的预先确定的信令消息路由。
(2)信令路由按其特征和使用方法分为正常路由和迂回路由两类。 (3)信令路由选择的一般规则:
①首先应选择正常路由,当正常路由因故障不能使用时,再选择迂回路由。
②当信令路由中具有多个迂回路由时,首先选择优先级最高的第一迂回路由,当第一迂回路由因故障不能使用时,再选择第二迂回路由,依次类推。
③在正常或迂回路由中,若有多个同一优先等级的多个路由(N),若它们之间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则每个路由承担整个信令负荷的1/N,若负荷分担的一个路由中一个信令链路组故障时,应将信令业务倒换到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其它信令链路组,若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一个路由故障时,应将信令业务倒换到其它路由。
314.简述我国信令点编号计划和分配原则。
答:我国国内信令网采用24位全国统一编码计划,信令点编码格式如图所示:
(1)每个信令点编码由三部分组成。左8位用来区分主信令区的编码,原则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区中心为单位编排;中8位用来区别分信令区的编码,原则上以各省.自治区的地区.地级市及直辖市.大区中心的汇接区和郊县为单位编排;右8位用来区分信令点,国内信令网的每个信令点都按上图格式分配给一个信令点编码。
(2)主信令区的编码基本上按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连续安排,目前只启用低6位。 (3)分信令区的编码由省电信主管部门负责编,码分配也应具有规律性由小至大编排。对处于中央直辖市和大区中心城市中的国际局和国内长话局.各种特种服务中心(如网管中心和业务控制点等)以及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应分配一个单独的分信令区编号。对于信令点数超过256个的地区也可再分配一个分信令区编号。目前分信令区的编号只启用低5位。
(4)信令点编码由省.自治区电信主管部门的指定单位或当地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并报省.自治区电信主管部门批准后,再报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主管部门备案。对中央直辖市.大区中心所在城市的信令点编码,由所在城市电信主管部门负责分配,并报国家电信主管部门备案。
(5)信令点编码应分配给下列信令节点:国际局,国内长话局,市话汇接局,端局.支局.农话汇接局,端局.支局.直拨PABX,各种特种服务中心,信令转接点,其它No.7信令点(如模块局)。以上各项以系统为单位分配信令点编码。
315.简述No.7信令系统功能级中用户功能级是什么?
答:用户部分功能级也称业务分系统功能级,主要是对不同分系统信令消息的处理,完成对各分系统的信令消息(如标记.地址码.信令长度等的编码及信令消息)的分析处理。
316.简述No.7信令系统中信令网功能级的信令网管理功能是什么?
答:一是信令业务管理(Signalling Traffic Management-STM),其任务是将信令业务从一条信令链路或路由转移到另一条或多条不同的链路或路由,在信令点拥塞的情况下减少信令业务。二是信令链路管理(Signalling Link Management-SLM),其任务是对本信令点连接的信令链路进行控制,包括信令链路的接通.恢复.断开等功能,目的在于为建立和保持链路组的正常工作提供手段;此外,SLM还具有信令终端自动分配以及信令数据链路和信令终端自动分配的功能。三是信令路由管理(Signalling Link Route Management-SRM),其任务是在信令点之间可靠地交换关于信令路由是否可用的消息,并能及时地闭塞信令路由或解除信令路由的闭塞。
317.我国信令网采用几级结构?各如何表示?
答:我国信令网采用三级。第一级是信令网的最高级,称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
318.简述GPRS分组交换业务与原GSM电路交换业务配合工作中的联合GPRS/IMSI附着以及分离功能。
答:当移动台执行联合GPRS/IMSI附着时,一旦它送请求到SGSN,SGSN立即通知MSC/VLR,MSC/VLR存储SGSN的地址。当移动台已经实现IMSI附着时,也就实现了GPRS附着,这样可以节省无线资源。
319.No.7信令系统采用不等长度的信令单元格式传送信令消息,根据信令单元的来源不同,分为(ABD)。
A.消息信令单元B.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C.传递信令单元D.填充信令单元
320.什么是慢衰落?
答:CDMA通信中,软切换时,移动台与多个基站同时联系,从中选取最好的信号送给交
换机,这同样是一种空间分集的形式。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台接收的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速瑞利衰落外,其场强中值随着地区位置改变出现较慢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慢衰落。
321.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中存有哪些名单?
答:一是白名单——存贮已分配给可参与运营的GSM各国的所有设备识别标识IMEI。 二是黑名单——存贮所有应被禁用的设备识别标识IMEI。
三是灰名单——存贮有故障的以及未经型号认证的设备识别标识IMBI,由网路运营者决定。
322.简述移动基站BSS子系统的功能.作用和组成。
答:基站子系统BSS为PLMN网络的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提供中继,一方面BSS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实现通信连接,另一方面BSS又连接到移动交换子系统MSS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基站子系统BSS可分为两部分。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连的基站收发信台(BTS)以及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的基站控制器(BSC),BTS负责无线传输.BSC负责控制与管理。一个BSS系统由一个BSC与一个或多个BTS组成,一个基站控制器BSC根据话务量需要可以控制多个BTS。
323.阐述移动收发信机中央控制单元(DXU)的功能。 答:(1)分配交换,SWITCH的功能; (2)面向BSC的接口;
(3)定时单元,与外部时钟同步或与内部参考信号同步; (4)外部告警的连接,所有机架外的告警信号接口; (5)本地总线控制;
(6)物理接口G.703,处理物理层与链路层; (7)OMT接口,提供用于外接终端的RS232串口;
(8)处理A——BIS链路资源,如安装软件先存贮于刷新存贮器后,DRAM下载; (9)信令链的解压与压缩(CONCENTRATES),及依TEl来分配DXU信令与TRU信令;
(10)保存一份机架设备的数据库。包括:机架安装的硬件单元即所有RU单元识别,物理位置,配置参数;硬件单元的产品编号.版本号.系列号等。
324.通过将一根同轴电缆折开的过程来阐述天线幅射产生的原理。
答:首先发射机将高频电流馈入同轴电缆,在同轴电缆的两导线之间存在交变电场,但电场被束缚在两导线之间,因而辐射很微弱。
其次,将同轴电缆的两导线折开一定角度,此时场线变长,且与两导线保持正交,辐射有所增大。
第三,当把两导线张成90°角时,电场完全散布在周围空间,因而产生有效的辐射,在此
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为1/2波长。
第四,当导线张开两臂的长度远小于波长λ时,辐射很微弱,当两臂的长度增大到可与波长相比拟时,导线上的电流将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较强的辐射。
325.简述移动通信中控制邻近波道干扰的方法。
答:(1)减小邻近波道干扰需提高接收机的中频选择性以及优选接收机指标; (2)限制发射信号带宽;
(3)昼采用小功率输出,以缩小服务区; (4)建立一种功率自动控制系统;
(6)使用天线定向波束指向不同的水平方向以及指向不同的仰角方向。
326.在GPRS网络内,定义了哪几种不同的业务?
答:在GPRS网络内,定义了四种不同的业务,即点对点无连接业务.申节点面向连接的业务.点对多点多播业务和点对多点组呼叫业务。
327.无线电波通过哪些方式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 答:直达波或自由空间波.地波或表面波.对流层反射波.电离层波。
328.阐述移动终端的功能。 答:(1)无线传输终端。 (2)无线传输信道管理。
(3)终端能力,包括给用户提供人机接口表示。 (4)语音编码/译码。
(5)为无线路径上传送的信息提供差错保护,包括为信令和用户数据提供的前向纠错(透明数据业务除外)和自动请求重传。
(6)信令流控,用户信令与PLMN接入信令之间的映射。
(7)用户数据流控(透明数据业务除外),异步透明数据业务流控的映射。 (8)无线信道速率和用户速率之间,用户数据的速率适配。 (9)多终端支持。 (10)移动性管理。
329.简述手机开机时的位置更新过程。
答:(1)手机向系统请求分配信令信道(SDCCH)。 (2)MSC收到手机发来的IMSI可及消息。
(3)MSC将IMSI可及信息再发送给VLR,VLR将IMSI不可及标记更新为IMSI可及。 (4)VLR反馈MSC可及信息信号。 (5)MSC再将反馈信号发给手机。
330.简述手机周期性位置更新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