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类无机化合物,M与甲同类,他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酸 H2O+CaO=Ca(OH)2 H2O 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1)若甲是碳酸钙,甲能与丁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反应,能生成丙,丙也能与丁反应,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乙可能氧化钙,丙是氢氧化钙,M是氯化钙。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2)若丙为CaCO3,丙与丁能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丁可能是酸溶液,例如盐酸;乙能与丁(酸溶液)反应,能生成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酸反应生成水,所以乙可能氢氧化钙,乙、丙、甲都能生成M,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M是水。将猜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若甲为CaCO3,则丁的化合物类别是酸,乙→丙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H2O+CaO=Ca(OH)2;
(2)若丙为CaCO3,则M的化学式是H2O,乙→丙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走进“化学村”。 “化学村”的布局如下:
(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上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O2、CO、Fe2O3 Fe2O3+3CO
2→Na2CO3→H2SO4 →出入口
高温2Fe+ 3CO2 CO CO2→C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Fe2O3;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③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O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CO2 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2家”到达任意出
高温2Fe+3CO2。
入口的路是:CO2→Ca(OH)2→Na2CO3→H2SO4 →出入口。 【点睛】
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俗称________。
(2)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B、C、D是同一类別的物质, 则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若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是单质,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___;D→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答一种即可)。 【答案】干冰 CO2+C【解析】 【分析】
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C是二氧化碳; 【详解】
(1)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为干冰。
(2)A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A可能是金属铜;B、C、D是同一类別的物质,故B可能是氧化铜,D可能是一氧化碳。经验证推理正确;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O2+C
点燃2CO 吸热反应 供给呼吸 复分解反应
点燃2CO。该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故是吸热反应。
(3)若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B是单质,则B是氧气,D是碳酸钠,A是水,故B的用途是供给呼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S、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C是单质,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F是氧化物,F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1.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