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主要考查二十国集团以及金砖国家的相关知识 20.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的交替 C.四季的变化
B.昼夜现象 D.太阳的东升西落
2.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的时候,兰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D.白昼最长
3.兰州(约36°N)一年太阳光直射的次数是 A.0次 【答案】1.C 2.B 3.A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1.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的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昼夜交替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昼夜现象是地球不透明球体造成的。故选:C。
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兰州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故选:B。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兰州(约36°N)位于北回归线(23.5°N)以北地区,一年内没有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B.1次
C.2次
D.3次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2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 A.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多气温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C。因此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地形因素,故本题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2.小明计划暑假去法国观看2016年“欧洲杯”,他在当地可能会看见下列哪个建筑( )
B.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法国是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旅游大国,该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以上四个景观中,A表示的印度的泰姬陵,B表示的是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塔,C表示的是法国巴黎的凯旋门,D表示的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故选C。
23.下图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地形以丘陵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山地面积约占1/2 D.地形类型多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陆地五类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据图可知: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所以我国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少于国土面积的1/2,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为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24.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农牧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美国和大利亚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都濒临大西洋
B.农业生产呈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 C.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城市主要集中在内陆
2.位于美国东北部阴影区为乳畜带,其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A.高温多雨的气候 B.靠近“硅谷”,高新产业 C.高原地形,草场广布 D.人口稠密,市场需求大
3.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C.降水
B.地形 D.纬度
【答案】1.B 2.D 3.C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美国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澳大利亚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两国都濒临太平洋,故A错;两国农业生产呈专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故B正确;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最大城市是纽约,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故C错;两国的主要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B。
2.美国五大湖附近地区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该地区气候冷湿,水源充足,人口与城市密集,市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故答案选D。
3.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所以影响澳大利亚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答案选C。 25.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温带的是( ) A.50°S , 170°E C.31°N , 160°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纬度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纬度称南纬(用S表示)。国际上习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0°~30°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S~23.5°N)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南北纬23.5°~南北纬66.5°)为温带,极圈以内(大于南北纬66.5°)为寒带。A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温带,A错误。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热带,B错误。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温带,C错误。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温带,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6.读黑龙江省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B.10°S , 100°E D.25°N , 25°W
陆上邻国:①________;相邻省份:②_______,③_______;河流: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地形区:⑦________, ⑧_______;城市与矿产地:⑨_______,⑩________。
【答案】俄罗斯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 黑龙江 松花江 乌苏里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哈尔滨 大庆油田 【解析】 【详解】
读图可得,①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②是内蒙古自治区,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③是吉林省,④是黑龙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⑤是松花江,⑥是乌苏里江,⑦是松嫩平原,⑧是三江平原,⑨是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⑩是大庆油田。 【点睛】
该题考查黑龙江省的位置、河流和行政中心。读图分析即可解答。 27.读日本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日本东北部海域曾发生9级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惊天海啸,灾情非常严重。
(1)首都①名称是_______。
(2)强震引发的海啸破坏力巨大,日本的工业区因集中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地区,受海啸的破坏更严重。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分析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