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0 15:2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庭院深深深几许

——浅谈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审美价值

北京四合院作为中国传统的民居形式,除了在历史文化和建筑工艺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外,在空间美学上也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圃、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而“天棚鱼缸石榴树”,也只能是北京四合院中才有的景致。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约略平行的两条河流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面是西山山脉,北面是燕山山脉,东面、南面则是展开向着渤海湾的官大平原。“右拥太行,左挹沧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北京独特的北京民宅文化。北京四合院的空间特点有以下几点。 1 严谨的整体空间

公元1215年原定都中都(今北京)后,对京城的民宅进行了严格的制约规划,街道规划的横平竖直,整齐如棋盘,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体现了元朝对四合院规划的整齐、对称、中轴分明等布局特点,也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设计思想。四合院的布局受到街道和胡同的严格制约,元大都在规划时,主干道多设为南北走向,将胡同的宽度一般定为6 m,胡同与胡同之间的间距定为70 m,有两条线相邻胡同之间的地皮就是四合院的基地所在。这就是北京四合院的前身。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记载:“大都街制,白南以至二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衡通。”这里所谓“衡通”即我们今日所称之胡同。四合院即位于这个规划好的棋盘之间,其追求秩序,彰显皇权至上的表现形式,至今仍可以为人们所视,北京现存的成规模的四合院多集中于二环以内,鳞次栉比的灰瓦,四方整齐的格局,疏密有致的排布于紫禁城的脚下,开创了明清北京城四合院居住区之先河。 2 礼法与突破

北京四合院位于皇脚下,因此其建筑高度、建筑规模、装饰手法等必然受到封建体制的制约,据民间流传“北京民宅的屋顶高度不可超过北京金銮殿的台基高度”,因此,北京四合院多采用单层建筑平面展开的形式,这也是北京四合院

1

有别于安徽民居和乔家大院(二层或多层建筑高度)等典型民宅的特点之一,然而,四合院的情趣美感也显得格外突出,大面积的开场空间为生活在小环境里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家人可以在茶余饭后来到庭院中相互交流,且又维护了整个家庭活动的私密性。另一方面,低矮的院墙不容易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压抑,“举头望明月”变得更加容易。 3 制约与节奏

中国宗法制度对空间划分有着严格的规定,儒家论理道德学说提倡“长幼有序”“兄弟和睦”和“男尊女卑”“内外有别”等道德观念,然而,中国人对于空间的分配和排布还是具有独到的美感(见图1),它没有像西方那样一字排开的形式,使每个房间都在同一级院落展开,或是选择一个竖长的、整体的院落,而是选择了层层递进的表现手法,让人对整个空间的布局充满好奇和神秘感,并且从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布局来看,充分体现了疏密有致,恰到好处的感觉,使整体空间极富韵律感。

4 设计中的空间 4.1 诗意的空间设计

2

在四合院的整体空间布局中,院门并没有像西方庭院建筑的院门一样设计在院落的正中央,而是设计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并在进入院门后由影壁遮挡住人们的视线,一方面避免了风直接流入院中;另一方面也很好的维护了院主人私密空间的完整性,并对四合院中的“庭院”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在四合院的庭院中常常摆放有鱼缸,种有石榴、海棠、丁香等植物。《园冶》中有云:“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描绘的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景色相交融的美好画面,这种以小见大,用小空间的诗意情节幻化到大空间的无限遐想,唐代诗人杜甫曾在《遣意二首》中作有“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描写出了庭院中清幽、青涩的美;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更在《临江仙》中叹道“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等生动的描写,都展现出了中国在传统空间设计中流露出诗意的人文情节。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民居居住空间的特点,中国人追求的居住环境不光是满足于空间使用功能,除此之外,更追求在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这也正是中国民居明显有别于西方民居的特点,因此,对北京四合院空间的精心布置不仅体现着居住者的修养,还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也越来越多的被这种原始的,生态的,意境的设计所感动。 4.2 点线面的有机构成

四合院可谓是合理利用点线面的手法营造出了整体空间的均衡感,并结合了借、分、隔等手法使整个院落空间显得错落有致。以三迸院落为例。由大门沿倒座房于垂花门围合的空间是一进院落;由垂花门沿东厢房,正房至西厢房间围合成的是二进院落;由正房到后罩房又形成了三进院落,这3个大面积的露天空场院落与院落内的回廊和便道形成了面与线的呼应。在东西厢房间与耳房之问多会留有一小块空地,以作绿植,成为星星点点的小空间,这样也丰富了四合院整体的层次感。老子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又即是“道”,即是空间的节奏。 4.3 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

四合院的内部空间可划分为一进,二进,三进,五进等多个空间层次,较大的四合院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除中路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北京大型

3

四合院(如王府),不仅在院中设置跨院,还设有花园,可谓“深宅大院”。当建造大型住宅时,受两条胡同间距的限制,不能修建进深更多的四合院,于是采用横向扩展的方式。最简单的横向扩展方式是在三进或四进四合院的旁边建一个跨院,横向扩展的另一种形式是由两条并列的纵轴线,在两条并列轴线上院落的进数和房屋的质量基本相同,也有的两条轴线上的房屋不尽相同,如一侧的院内有垂花门,另一侧没有垂花门而建过厅。两条轴线的院落可以各有自己的大门,也可以共用一个大门,而在前院或正院中相通,如图2所示(东四十二条某宅)是两条轴线并列的四合院,左侧轴线上的院落前院与正院之间建垂花门,正房左右各有3间耳房;右侧轴线院落在前院与正院之间建过厅,正房左右各有1间耳房,两轴线上各有广亮大门。北京四合院的内部空间同样富于变化,在正厅与耳房,正房与耳房之间都设有内部相通的门,大大增加了空间的灵活性,并采用隔断、屏风等对内部空间进行分割罩是中国传统住宅空间分割的一个独特的手法,它虽然起到的是不完全分割的作用,可以界定空间,但却不是完全地把两个空间相隔离,多会产生一种空间的朦胧感,这也正体现出了中国室内设计中的文人情节,流露 出诗意的美。

5 结语

从内部空间来讲:每个房屋几乎很少有空间是处于完全闭合状态的,总是利用门隔断,屏风,博古架,落地罩,天弯罩等保持着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从外部空间来说:正房与厢房,正厅与厢房又通过回廊相互贯通,使分别位于4个方位的房屋彼此相容。

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材质:运用不同材质建造起来的空间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如在室内大量的运用木质材料,会给你带来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木材所散发出的天然气味与中国入骨子里带有的文人情怀不谋而合,留给人一种香远

4

益清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吕道馨主编.建筑美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2〕汪克艾林.当代建筑语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陈义凤主编.当代北京四合院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王振复主编.建筑美学笔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5〕刘丽芳主编.中国民居文化.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6〕楼庆西主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7〕业祖润.北京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搜索更多关于: 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文档
庭院深深深几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v6y550etm7b8vd53zl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