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逐步普及应用。社会保险新信息系统业务经办平台在全市推广使用,实现全市社会保险互联互通。―为民邮箱‖民生服务类信息不断扩展,更多个性化信息服务项目相继推出。
(五)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信息化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安全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和管理办法,政府对信息化事业的科学引领和统筹扶持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产业引领方面,修订《佛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印发《佛山市电子信息产业规划(2009–2012年)》,并根据我市新兴高端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编制平板显示产业、数字家庭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领域专项发展规划,促进产业发展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印发《佛山市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制定《佛山市关于推进珠三角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佛山)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以―珠三角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为载体有序开展。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印发《佛山市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建设规范》、《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编制《佛山市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规划(2008–2010年)》,制定《佛山市公用移动
10
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佛山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和《佛山市航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建立通信应急工作机制,保障无线移动通信安全顺畅。
二、发展环境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环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信息化发展对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复苏发展的巨大作用,普遍出台了一系列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有效应对危机,国家相继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我省出台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金融危机时期继续巩固经济复苏成果,与我市迈入工业化后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相互交错,对我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融合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1
未来五年是佛山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佛山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智慧佛山‖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将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改善人文居住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大的发展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融合提升将为―智慧佛山‖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社会公共事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电子政务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
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效应不够显著。信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渗透改造力度不够。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缺失。研发基础相对薄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大,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四是信息化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全社会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技术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信息技术和应用人才十分短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成熟,信息化建设投入仍显不足。
12
五是信息化国际合作交流不够深入。与港、澳、台电子商务应用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知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协同设计、生产、营销的程度有待深化,与国际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研发的合作有待加强。
三、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智慧佛山‖的发展目标,以―三着力一推进‖为主线,大力培育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以―三网融合‖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提高社会公共事业智能化水平,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深化和拓展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动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增强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实行统一规划和分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