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面组成及其基本线形
分析行驶中的铁路车辆导向轮旋转面与车身纵轴之间有三种关系,即角度为零、角度为常数和角度为变数。与三种状态对应的行驶轨迹线为
① 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 ② 曲线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 ③ 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
线路平面设计,就是将这三种线形进行组合,以便为列车运行提供一个安全、平顺的运行轨迹。从这个意义上看,列车运行轨迹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① 列车运行轨迹应当是连续且圆顺的,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和破折; ② 其曲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③ 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线路平面,是一个由曲线和与之相切的直线组成,且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的曲线的曲率连续的线路,如图3-3所示。
(a)平面线形 (b)曲率变化图
图3-3 曲率连续的线路平面
纸上定线时,在相邻两直线之间需用一定半径的圆曲线连接,并使圆弧与两侧直线相切。曲线半径的选配,可使用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的曲线板,根据地形、地质与地物条件,由大到小选用合适的曲线板,决定合理的半径。若地势开阔,可先绘出两相邻的直线段,然后选配中间的曲线半径,如图3-4(a)所示;若曲线毗连,则先在需要转弯处绘出恰当的圆弧,然后用切于两圆弧的直线连接之,如图3-4(b)所示。选定曲线半径后,量出偏角,再计算曲线要素和起讫点里程。
(a) (b)
图3-4 纸上定线时曲线和直线的设置方法
二、直 线
(一)直线设计的一般原则
直线作为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具有短捷、直达、列车行驶受力简单和测设方便等特点,但过长的直线难于与地形相协调,也不利于城镇地区既有设施的绕避。因此,在选线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工程和运营两方面的因素,合理选用直线线形。
(1)设计线路平面时,相邻两直线的位置不同,其间曲线位置也相应改变。因此,在选定直线位置时,要根据地形、地物条件使直线与曲线相互协调,线路所处位置最为合理。
(2)设计线路平面,应力争设置较长的直线段,减少交点个数,以缩短线路长度、改善运营条件。只有因遇到地形、地质或地物等局部障碍而引起较大工程时,才设置交点绕避障碍。
(3)选定直线位置时,应力求减小交点转角的度数。转角大,则线路转弯急,总长增大;同时列车行经曲线要克服的阻力功增大,运营支出相应加大。
转角????与每?t??列车质量克服的曲线阻力功Ar的关系式为
Ar?wr?Ly?-1)
600????R??10.5? (J/kN) (3R180式中 wr?——?单位曲线附加阻力(N/kN);
Ly?——?圆曲线长度(m)。
(二)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
在曲线毗连路段,为了保证线形连续和行车平顺,两相邻曲线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段。该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如图3-5所示。两相邻曲线,转向相同者称为同向曲线,转向相反者称为反向曲线。
(a) (b)
图3-5 夹直线
1. 最小夹直线长度
夹直线长度应力争长一些,为行车和维修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在地形困难地段,为适应地形变化、减小工程量,可以设置较短的夹直线。但不应短于下列条件所要求的最小长度。
1)保证线路养护维修的要求
LJ≥
n?T?Vmax ?Lq (m) (3-2)
3.6考虑到车辆并非刚体,可取Lq=0,则式(3-2)可简化为
LJ=???Vmax (m) (3-3)
??为具有时间量纲的系数,可根据路段速度的高低和工程条件的难易程度确定。我国的
取值为:客货共线铁路,当Vmax=160?km/h,140?km/h时,一般取0.8,困难取0.5;当Vmax
≤120?km/h时,一般取0.6,困难取0.4。客运专线铁路,一般取0.8,困难取0.5。国外最高运营速度200~350?km/h的高速铁路,其夹直线的最小长度为(0.4~1.0)Vmax。
LJ的计算结果应取为?10?m?的整倍数。按式(3-3)计算确定的不同路段速度时的夹直线最小长度如表3-1所示。
表3-1 夹直线及圆曲线最小长度(m)
铁 路 类 型 客 运 专 线 客货共线铁路 设计速度(km/h) 350 300 200 LJ≥LJ?min (m) (3-4) 纸上定线时,有时仅绘出圆曲线而不绘出缓和曲线。此时,相邻两圆曲线端点(YZ1 与ZY2)间直线长度LJ应满足下列条件 LJ≥ l01l+LJ?min+02 (m) (3-5) 22夹直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修改线路平面设计。如减小曲线半径或选用较短的缓和 曲线长度,或改移夹直线的位置,以延长两端点间的直线长度和减小曲线偏角?[见图3-6?(?a?)]。当同向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不够时,可采用一个较长的单曲线代替两个同向曲线?[见图3-6?(?b?)]。 (a) (b) 图3-6 夹直线长度不够时的修正设计 三、圆曲线 (一)曲线要素 概略定线时,简明平面图和纵面图中仅绘出未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如图3-7(a)所示。 (a) (b) 图3-7 铁路曲线 圆曲线要素为:偏角?、半径R、切线长Ty、曲线长Ly和外矢距Ey。偏角??在平面图上量得,曲线半径R系选配得出,切线长Ty、曲线长Ly和外矢距Ey由下列公式计算 Ty?R?tan?2 (m) ? (3- 6) ????R (m) (3-7) 180???Ey?R??sec?1? (m) (3 2??-8) 详细定线时,平、纵面图中要绘出加设缓和曲线后的曲线,如图3-7(b)所示。曲线 Ly?要素为:偏角??、半径R、缓和曲线l0、切线长T、曲线长L和外矢距E。偏角????在平面图上量得,圆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l0由选配得出,切线长T、曲线长L和外矢距E由下列公式计算 T?(R?p)?tan?2?m (m) (3 -9) ?(??2?0)R????RL??2l0??l0 (m) (3- 18018010) ?E?(R?p)?sec?R (m) (3- 211) 242l0l0l0??式中 p?——?内移距,p?(m); 24R2688R324R
相关推荐: